星分北陸龜蛇內(nèi),位應(yīng)哀烏太紫中
出自宋代夏竦《送濟(jì)南杜郎中》:
秋樹參差墮葉紅,剖符還過(guò)故鄉(xiāng)東。
星分北陸龜蛇內(nèi),位應(yīng)哀烏太紫中。
亭傳宛如行部日,冠纓猶帶觸邪風(fēng)。
寒泉豈是無(wú)人塞,應(yīng)待君侯立事功。
注釋參考
星分
(1).謂以天上的星宿劃分地上的區(qū)域。 晉 左思 《蜀都賦》:“九土星分,萬(wàn)國(guó)錯(cuò)跱?!?/p>
(2).謂星散?!段簳ご藓苽鳌罚骸按筌娮渲?,必驚駭星分,望塵奔走?!薄杜f唐書·張仲武傳》:“威略火烈,胡馬星分。”
分星。我國(guó)古天文學(xué)稱與某國(guó)或某地域相對(duì)應(yīng)的星宿?!稘h書·地理志下》:“及《詩(shī)·風(fēng)》 陳 鄭 之國(guó),與 韓 同星分焉?!?南朝 宋 顏延之 《夏夜呈從兄散騎車長(zhǎng)沙》詩(shī):“獨(dú)靜闕偶坐,臨堂對(duì)星分。” 唐 劉禹錫 《連州刺史廳壁記》:“此郡於天文與 荊州 同星分?!?/p>
北陸
(1).北方之地。 北周 庾信 《枯樹賦》:“東海有白木之廟,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陸以楊葉為關(guān),南陵以梅根作冶?!?倪璠 注:“北陸,北方之地也?!?唐 楊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縣學(xué)先圣廟堂碑文》:“每至南方二月,草樹華滋,北陸三秋,風(fēng)煙搖落;莫不列蘋繁於上席,行禮敬於質(zhì)明,奠椒桂於中尊,敬神明於如在?!?/p>
(2).即虛宿。位在北方,為二十八宿之一?!蹲髠鳌ふ压哪辍罚骸肮耪呷赵诒标懚乇??!?孔穎達(dá) 疏:“日在北陸,為 夏 之十二月也。十二月,日在玄枵之次……於是之時(shí),寒極冰厚,故取而藏之也。”《爾雅·釋天》:“玄枵,虛也;顓頊之虛,虛也。北陸,虛也?!?郭璞 注:“虛星之名凡四?!薄稘h書·律歷志下》:“是故日行北陸謂之冬。”
(3).指夏歷十二月或冬天。 唐 劉禹錫 《上門下裴相公啟》:“授鉞於西顥之半,策勛於北陸之初。” 宋 王禹偁 《火星中而寒暑退賦》:“至若北陸兇殘,人斯鮮懽,層冰飛雪以俱至,挾纊重裘而圖安?!?清 姚鼐 《感春雜詠》之三:“北陸既藏冰,西宅復(fù)寅餞。”
龜蛇
(1).龜和蛇。古人常將此二物繪于旗上,以為能消災(zāi)避害?!吨芏Y·春官·司?!罚骸褒斏邽閿??!?鄭玄 注:“龜蛇象其捍難辟害也。” 賈公彥 疏:“龜有甲能捍難,蛇無(wú)甲,見人避之,是避害也?!卑矗?清 王引之 以為“龜蛇”當(dāng)為“龜旐”之誤。參見“ 龜旐 ”?!秴⑼酢肪硐拢骸靶鄄华?dú)處,雌不孤居, 元武 龜蛇,蟠紏相扶?!?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九:“ 祥符 間避 圣祖 諱,始改 玄武 為 真武 ……后興 醴泉觀 ,得龜蛇,道士以為 真武 現(xiàn),繪其像為北方之神,披髮黑衣,仗劍踏龜蛇,從者執(zhí)黑旗,自后奉事益嚴(yán)?!眳⒁姟?玄武 ”。
(2).神名。即 玄武 。
(3). 龜山 和 蛇山 的并稱。在今 湖北省 武漢市 。 龜山 在 漢陽(yáng) , 蛇山 在 武昌 ,兩山隔 江 對(duì)峙。古為扼守 江 漢 要塞。 武漢長(zhǎng)江大橋 即建于兩山間。 mao{1~1}澤{1*1}東 《水調(diào)歌頭·游泳》詞:“風(fēng)檣動(dòng), 龜 蛇 靜,起宏圖?!?/p>
哀烏
(1).眾星相聚貌。一說(shuō)星名。《漢書·天文志》:“其內(nèi)五星,五帝坐。后聚十五星,曰哀烏郎位?!薄妒酚洝ぬ旃贂贰拔等?,曰郎位” 唐 司馬貞 索隱:“ 徐廣 曰:‘一云哀烏’。案:《漢書》作‘哀烏’,則‘哀烏’‘蔚然’皆星之貌狀,其星為郎位?!?王念孫 《讀書雜志·漢書五》:“郎位為星名,而哀烏乃眾星相聚之貌…… 引之 曰:‘烏疑當(dāng)作焉,字相似而誤,哀焉,猶依然也;依然,猶蔚然也。蔚與依,皆眾盛之貌?!?/p>
(2).指失偶之烏?!肚萁?jīng)·烏》:“哀烏吟夜。” 張華 注:“烏之失雄雌則夜啼?!?/p>
(3). 唐 諸部郎官的別稱。參見“ 哀烏郎 ”。
夏竦名句,送濟(jì)南杜郎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