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更有人,停橈一延佇
出自唐代皮日休《奉和魯望漁具十五詠罱》:
煙雨晚來好,東塘下罱去。
網(wǎng)小正星□,舟輕欲騰翥。
誰知荇深后,恰值魚多處。
浦口更有人,停橈一延佇。
注釋參考
浦口
小河入江之處。 南朝 梁 何遜 《夜夢故人》詩:“浦口望斜月,洲外聞長風(fēng)?!?北周 庾信 《畫屏風(fēng)》詩之十二:“平沙臨浦口,高柳對樓前。” 唐 王昌齡 《采蓮曲》之一:“來時浦口花迎入,采罷江頭月送歸?!?/p>
有人
(1).謂有杰出的人物?!稌x書·忠義傳序》:“ 卞壼 、 劉超 、 鐘雅 、 周虓 等已入列傳,其餘即敍其行事,以為《忠義傳》,用旌 晉氏 之有人焉?!?唐 韓愈 《興元少尹房君墓志》:“ 房 故為官族,稱世有人?!?/p>
(2).謂有靠山。如:朝中有人好做官。
(3).泛指有某人?!睹献印けM心下》:“有人曰:‘我善為陳,我善為戰(zhàn),大罪也?!?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一:“櫻桃小口嬌聲顫,不防花下,有人腸斷?!?巴金 《春》一:“有人從梅林那面走過來,發(fā)出了這樣的叫聲。”
延佇
亦作“ 延竚 ”。1.久立;久留。《楚辭·離騷》:“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王逸 注:“延,長也;佇,立貌?!?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磵石摧絶無與歸,石逕荒涼徒延佇?!?清 曹寅 《書院述事三十韻》:“我懷寄淵澹,庭戶久延佇?!?/p>
(2).引頸企立。形容盼望之切。 晉 陶潛 《停云》詩:“良朋悠邈,搔首延佇。”《魏書·宗欽傳》:“承足下高問,延佇之勞,為日久矣?!薄杜f五代史·梁書·太祖紀(jì)五》:“眷言方岳,下及山林,豈無英奇,副我延佇?!?宋 葉適 《邵子文墓志銘》:“所至皆解榻延佇傾待之。” 清 吳偉業(yè) 《題河渚圖送胡彥遠(yuǎn)南歸》詩:“想見君山中,相思日延竚?!?/p>
(3).指歸隱。 南朝 宋 沉約 《赤松澗》詩:“愿受金液方,片言生羽翼……何時當(dāng)來還,延佇青巖側(cè)?!?清 俞正燮 《黟縣山水記》:“﹝ 大周山 ﹞石壁幽峭,芳叢蘭坂,香潔靜明,延佇者忘疲矣。” 鄭澤 《雜詩五首答鈍庵》:“結(jié)廬金花巔,幽室聊延佇?!?/p>
(4).徘徊觀望,猶豫不決。 唐 孟郊 《宿空侄院寄澹公》詩:“明日策杖歸,去住兩延佇?!?/p>
(5).停留;逗留。 宋 朱松 《答林康民見和梅花》詩:“班荊勸客小延佇,酌酒賦詩相料理?!?明 無名氏 《畫眉序·西湖》套曲:“更無妨待月,片時延竚?!?李廣田 《冬景》:“他稍稍延佇了一會,聽到大門里腳步聲趕來才拔步跑開?!?/p>
(6).拖延。 宋 葉適 《奉議郎鄭公墓志銘》:“ 洙 也不肖,不足以得,懷疑重請,延佇于今二十六年矣。”
皮日休名句,奉和魯望漁具十五詠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霎時間阻,眼兒早巴巴地作者:佚名作品:風(fēng)中柳令/謝池春
- 崆峒老人專一一,黃梅真叟卻無無
- 禪客能裁漉水囊,不用衣工秉刀尺作者:皎然作品:春夜賦得漉水囊歌,送鄭明府
- 但使元?dú)庠?,雖劇行當(dāng)蘇
- 人煙樹色無隙罅,十里一片青茫茫作者:白居易作品:九日宴集,醉題郡樓,兼呈周、殷二判官
- 林泉雅許幽人往,猿鶴應(yīng)羞俗駕經(jīng)作者:虞儔作品:社日邀溫卿溪王天仕吳欽孺游草堂欽孺有詩因
- 至長反短,至短反長,天之道也。作者:呂不韋作品:呂氏春秋·論·似順論
- 徒思赤筆書,詎有丹砂井作者:王維作品:林園即事寄舍弟紞(次荊州時作)
- 上宰鎮(zhèn)荊州,敬重同歲游作者:王建作品:荊南贈別李肇著作轉(zhuǎn)韻詩
- 詩書為世業(yè),清白是家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