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馬之純《白楊路》:
此路如何名白楊,白楊林木苦非良。
聞知宰樹常多種,想見墳塋在兩傍。
三國英雄塵一窖,六朝興廢字千行。
行人過此休惆悵,往古來今總渾茫。
注釋參考
聞知
(1).聽說;知道。《書·胤征》:“ 羲 和 尸厥官,罔聞知?!?唐 韓愈 《順宗實(shí)錄一》:“使四面求醫(yī)藥,天下皆聞知。” 茅盾 《雨天雜寫之五》:“ 苻堅(jiān) 聞知了他的大名,便派驍騎將軍 呂光 帶兵打 龜茲國 ,‘請’他進(jìn)關(guān)?!?/p>
(2).見聞;知識(shí)。《書·無逸》:“否則,侮厥父母,曰:‘昔之人無聞知?!薄侗笔贰ち信畟鳌し繍塾H妻崔氏》:“性嚴(yán)明,有高節(jié),歷覽書傳,多所聞知?!?宋 葉適 《漢陽軍新修學(xué)記》:“一其趨向,厚其師友,畜其聞知,廣其倫類。”
(3).謂由傳聞傳授而有所認(rèn)識(shí)。語本《孟子·盡心下》:“由 文王 至於 孔子 ,五百有餘歲,若 太公望 、 散宜生 ,則見而知之;若 孔子 ,則聞而知之?!?清 顏元 《存學(xué)編·總論諸儒講學(xué)》:“其郊使見知聞知者,知尊慕 孔 孟 ,善談名理,不作惡,不奉釋老名號?!?秦牧 《藝海拾貝·鮮荔枝和干荔枝》:“古代 墨 家把知識(shí)來源分為三類,這就是‘親知’、‘聞知’、‘說知’……‘聞知’是從旁人口頭或書面?zhèn)魇诘脕淼闹R(shí)?!?/p>
宰樹
墳?zāi)股系臉淠尽?南朝 梁 王僧孺 《從子永寧令誄》:“宿草行沒,宰樹方攢?!?唐 顏真卿 《開府儀同三司行尚書右丞相上柱國贈(zèng)太尉廣平文貞公宋公神道碑銘》:“高墳崔嵬, 鉅鹿 劇 旁。森梢宰樹,繚繞連岡。” 清 趙翼 《定軍山》詩:“豐碑曾墮居民淚,宰樹猶森故相墳?!?/p>
想見
想見 (xiǎngjiàn) 經(jīng)過推測得出結(jié)論 gather;infer 從中可以想見生活的艱難 想見當(dāng)日圍城光景?!濉?全祖望《梅花嶺記》墳塋
墳塋 (fényíng) 墳地 tomb 墳?zāi)?grave兩傍
同“ 兩旁 ”。《詩·小雅·蓼蕭》“和鸞雝雝” 唐 孔穎達(dá) 疏:“ 郭璞 曰,鑣馬勒傍鐵也。言置鈴於馬口之兩傍?!薄稘h書·成帝紀(jì)》“闌入尚方掖門,至 未央宮 鉤盾中” 唐 顏師古 注:“掖門在兩傍,言如人臂掖也?!?/p>
馬之純名句,白楊路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