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梅堯臣《兵》:
太平無戰(zhàn)陣,漢卒久生驕。
金甲不曾擐,犀弓應(yīng)自調(diào)。
嗟為燎原火,終作覆巢梟。
若使威刑立,三軍豈敢囂。
注釋參考
若使
假使,假如,如果?!蛾套哟呵铩ね馄隙罚骸叭羰构胖跽呶阒兴?,自昔先君太公至今尚在,而君亦安得此國而哀之?” 唐 李咸用 《贈(zèng)來進(jìn)士鵬》詩:“若使無良遇,虛言有至公。”《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小壻得有今日,皆賴丈人提攜;若使當(dāng)日困窮旅店,沒人救濟(jì),早已填了丘壑,怎能勾此身榮貴?”
威刑
嚴(yán)厲的刑法?!蹲髠鳌る[公十一年》:“既無德政,又無威刑?!薄杜f唐書·酷吏傳序》:“蓋仁義既廢,然后齊之以威刑;威刑既衰,而酷吏為用,於是 商鞅 、 李斯 譎詐設(shè)矣。” 明 吳承恩 《秦璽》:“蔑仁義而重威刑,四海離矣;壞王制而焚詩書,黔首疑矣。”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五節(jié):“如果官吏按戶強(qiáng)迫買鹽,勢必用威刑逼勒百姓出錢?!?/p>
三軍
三軍 (sān-jūn) 軍隊(duì)的統(tǒng)稱 the army 三軍過后盡開顏?!猰ao{1~1}澤{1*1}東《七律·長征》 古時(shí)指中軍、上軍、下軍或中軍、左軍、右軍。現(xiàn)指陸軍、空軍、海軍 the three armed services豈敢
豈敢 (qǐgǎn) 怎么敢;不敢。表示謙遜或譏諷的意思 how dare 我豈敢單獨(dú)行動(dòng) 怎敢 wouldn’t dare 他豈敢欺騙她 我不值得如此稱贊。謙辭 I don’t deserve such praise 豈敢,豈敢!梅堯臣名句,兵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