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知狀物工,把筆獨見想
出自宋代梅堯臣《次韻和玉汝舟中見懷》:
遙聞出舟望,始愛川原廣。
春冰未破時,旋拉寒篙響。
鳴雁似相隨,遠(yuǎn)日聊一仰。
能知狀物工,把筆獨見想。
注釋參考
狀物
描繪事物。 唐 歐陽詹 《建溪行待陳詡》:“空憶麗詞能狀物,每看奇異但相思。” 宋 邵雍 《詩畫吟》:“畫筆善狀物,長于運(yùn)丹青。” 金 王若虛 《文辨一》:“ 左氏 文章不復(fù)可議,惟狀物論事辭或過繁,此古今之所知也?!?夏丏尊 葉圣陶 《文心》二:“《秋夜》--寫景。狀物。想像分子多,文字奇倔?!?/p>
把筆
(1).執(zhí)筆。借指書寫;寫作。 唐 韓愈 《送靈師》詩:“失職不把筆,珠璣為君編?!?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華陽博議下》:“強(qiáng)記則博聞,博聞必強(qiáng)記,此常理而不盡然。至博聞強(qiáng)記而不解把筆者,又比比也?!?清 曹寅 《朱園看梅憶子猷》詩:“我行 石城 東,每擬寫橫幅。遠(yuǎn)慚北枝妙,把筆手先縮。” 王統(tǒng)照 《<王統(tǒng)照短篇小說集>序言》:“由于年來久病,住醫(yī)院和休養(yǎng)時多,不能把筆?!?/p>
(2).握著初學(xué)兒童的手和筆教其習(xí)字。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釋諺·把字》:“把筆猶言握筆,今小兒初就塾,蒙師把筆。”
獨見
(1).獨到的發(fā)現(xiàn);獨特的見解。謂能見人所不能見者?!秴问洗呵铩ぶ茦贰罚骸肮实溬飧V?,福兮禍之所伏,圣人所獨見,眾人焉知其極?!?漢 王充 《論衡·實知》:“儒者論圣人,以為前知千歲,后知萬世,有獨見之明,獨聽之聰。” 唐 柳宗元 《天爵論》:“盹盹於獨見,淵淵於默識,則明者又其一端耳?!?魯迅 《二心集·<藝術(shù)論>譯本序》:“然而他已懷獨見,以為智識階級獨斗政府,革命殊難于成功?!?/p>
(2).指一己之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三·魏晉宋詩》:“予撰五言詩,於 魏 獨取 阮籍 為一卷,而別於 鄴中 諸子。 晉 取 左思 、 郭璞 、 劉琨 為一卷……蓋予之獨見如此?!?/p>
(3).獨自看見。 唐 杜甫 《石硯》詩:“巨璞 禹 鑿餘,異狀君獨見?!?/p>
(4).單獨接見。 唐 白居易 《與承宗詔》:“開獨見之路,降非常之恩?!?/p>
梅堯臣名句,次韻和玉汝舟中見懷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6橡膠軟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