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世崇《題曾氏諸帖》:
南豐而后艇齋君,忠義詞章萃一門。
手澤流芳凌劫火,欽承猶得到來孫。
注釋參考
手澤
[handwriting or articles left byone's forefathers] 先輩存跡
父沒而不能讀父之書,手澤存焉爾。——《禮記·玉藻》
詳細(xì)解釋猶手汗。后多用以稱先人或前輩的遺墨、遺物等?!抖Y記·玉藻》:“父沒而不能讀父之書,手澤存焉爾?!?孔穎達(dá) 疏:“謂其書有父平生所持手之潤澤存在焉,故不忍讀也?!?晉 潘岳 《皇女誄》:“披覽遺物,徘徊舊居,手澤未改,領(lǐng)膩如初?!?宋 李清照 《<金石錄>后序》:“今手澤如新,而墓木已拱?!?明 李東陽 《先府君墓焚新刻手稿感而有述示兆蕃》詩:“殘篇半零落,一一費探討。嗟哉手澤存,字法有遺稿?!?葉圣陶 《從西安到蘭州》:“我們?nèi)缃窨匆姷哪切┢教镆约吧缴弦击[一鱗的梯田,哪一處不留著歷代農(nóng)民改造自然的手澤?”
流芳
流芳 (liúfāng) 流傳美名 leave a good name 流芳百世 萬古流芳劫火
亦作“刧火”。亦作“刦火”。亦作“刼火”。1.佛教語。謂壞劫之末所起的大火?!度释踅?jīng)》:“劫火洞然,大千俱壞?!?唐 張喬 《興善寺貝多樹》詩:“永共 終南 在,應(yīng)隨劫火燒。” 宋 李綱 《次韻丹霞錄示羅疇老唱和詩》:“刧火洞燒時,自有安身處?!?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附錄《晉王大令保母帖》:“千年鬱鬱閟重泉,蹔出還隨刦火煙?!?清 龔自珍 《懺心》詩:“佛言刼火遇皆銷,何物千年怒若潮?”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一章:“釋子又常謂 東方朔 言及刧火,已知佛法。”
(2).借指兵火。 清 顧炎武 《恭謁天壽山十三陵》詩:“ 康 昭 二明樓,并遭劫火亡?!?清 納蘭性德 《南歌子·古戍》詞:“何年劫火賸殘灰,試看英雄碧血滿 龍堆 ?!?/p>
欽承
恭敬地繼承或承受?!稌ふf命下》:“監(jiān)于先王成憲,其永無愆,惟 説 式克欽承?!?三國 魏 曹丕 《與鍾大理書》:“嘉貺益腆,敢不欽承?!?唐 王維 《為崔常侍謝賜物表》:“臣幸居無事,待罪 西門 ,恭守嘉謨,欽承成憲?!?宋 王安石 《覃恩轉(zhuǎn)官二道詔》:“爾等能以忠力靖共職事,進(jìn)位一等。往其欽承。”
到來
到來 (dàolái) 按時接近或即將臨近 arrival 下班時間終于到來 ;來到陳世崇名句,題曾氏諸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