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水僧無影,斜陽樹半身
出自宋代舒岳祥《山窗即事思正仲有寄》:
相憐不相見,不見自情親。
野水僧無影,斜陽樹半身。
懶蜂偷柏蜜,饑雀啄窗塵。
吟就懷人杳,書成訪驛頻。
注釋參考
野水
(1).野外的水流。《管子·侈靡》:“今使﹝民﹞衣皮而冠角,食野草,飲野水,孰能用之?” 唐 韓愈 《宿神龜招李二十八馮十七》詩:“荒山野水照斜暉,啄雪寒鴉趁始飛?!?元 黃庚 《約王琴所不來舟中偶成》詩:“籬落鷄欲棲,野水牛已渡。”
(2).指非經(jīng)人工開鑿的天然水流。 唐 裴度 《白二十侍郎有雙鶴在洛下余西園多野水長松可以棲息遂以詩請之》:“且將臨野水,莫閉在樊籠。” 宋 吳淑 《江淮異人錄·建康貧者》:“內(nèi)臣 張琪 果園中多荒穢,亦有野水。” 清 施閏章 《過湖北山家》詩:“野水合諸澗,桃花成一村?!?/p>
斜陽
斜陽 (xiéyáng) 黃昏前要落山的太陽 setting sun半身
全身的一半。《后漢書·方術(shù)傳·華佗》:“須臾,吐出三升許蟲,頭赤而動,半身猶是生魚膾。” 唐 韓偓 《復(fù)偶見》詩之三:“半身映竹輕聞?wù)Z,一手揭簾微轉(zhuǎn)頭。” 宋 劉克莊 《郊行》詩:“山晴全體出,樹老半身枯。”
舒岳祥名句,山窗即事思正仲有寄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