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運(yùn),大報(bào)同姬成,文武紹重熙
出自宋代佚名《十二時(shí)/憶少年》:
恢皇統(tǒng),宵旰勤考,正朔同規(guī)。
留談經(jīng)幄,來諫書帷。
稽古極文思。
尊耀魄、寶秩神祈。
禮從宜。
顯相協(xié)欽祗。
顥氣結(jié)華滋。
西成獻(xiàn)瑞,百谷滿京坻。
化無為。
斯萬卜年期。
隆昌運(yùn),大報(bào)同姬成,文武紹重熙。
歷朝缺典,自我親祠,容采炳葳蕤。
嘉能事、秀錯(cuò)多儀。
太平時(shí)。
清風(fēng)涵溥惠,浩露浹深慈。
群方昭泰,保定宅華夷。
擁靈禧。
萬葉累鴻基。
注釋參考
隆昌
昌盛,興旺發(fā)達(dá)?!缎绿茣じ咦婕o(jì)贊》:“而其后世,或?qū)円月〔蝈嵋詨膩y,或漸以陵遲?!?元 朱凱 《昊天塔》第四折:“還蓋廟千秋祭享,保山河萬代隆昌?!?/p>
大報(bào)
(1).謂遍祭天神?!抖Y記·郊特牲》:“大報(bào)天而主日也?!?鄭玄 注:“大,猶徧也。天之神,日為尊?!?南朝 宋 顏延之 《迎送神歌》:“告成大報(bào),受釐元神?!薄端问贰分酒摺罚骸按髨?bào)于帝,盛德升聞?!?明 唐順之 《冬至南郊》詩(shī):“明王敦大報(bào), 泰畤 禮神君?!?/p>
(2).指大型的報(bào)紙。 魯迅 《書信集·致韋素園》:“上月十七日, 上海 確似曾拘捕數(shù)十人,但我并不詳知,此地的大報(bào),也至今未曾登載?!?茅盾 《子夜》一:“底稿, 竹齋 在那里擬。五家大報(bào)一齊登!”
文武
(1).文德與武功;文治與武事?!对?shī)·周頌·雝》:“宣哲維人,文武維后?!?鄭玄 箋:“又徧使天下之人有才知以文德武功為之君故?!薄秴问洗呵铩げ粡V》:“文武盡勝,何敵之不服?!薄妒酚洝ぱ袅袀髡摗罚骸拔奈洳粋洌济駪秩簧硇拚?,官未曾亂也。”
(2).特指武事、軍事。 宋 范仲淹 《上執(zhí)政書》:“臣僚之中,素有才識(shí),可賜 孫 吳 之書,使知文武之方?!?/p>
(3).文才和武略?!对?shī)·小雅·六月》:“文武吉 甫 ,萬邦為憲。” 朱熹 集傳:“非文無以附眾,非武無以威敵,能文能武,則萬邦以之為法矣?!薄稘h書·朱云傳》:“ 平陵 朱云 ,兼資文武?!?唐 韓愈 《舉馬摠自代狀》:“前件官文武兼資,寬猛得所?!?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陛下生知之性,天縱文武?!?/p>
(4).文臣和武將,文武官員。《南史·宋紀(jì)上·武帝》:“謁 漢 長(zhǎng)陵 ,大會(huì)文武於 未央殿 ?!?五代 牛希濟(jì) 《奉詔賦蜀主降唐》詩(shī):“滿城文武欲朝天,不覺鄰師犯塞煙。”《水滸傳》第九三回:“眾文武見殺了四個(gè)大臣,都要來捉 李逵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的酒量嚇著了一朝文武?!?/p>
(5).猶言溫猛。指文火和武火。 宋 陶穀 《清異錄·藥》:“火須文武、緊慢得中。”參見“ 文武火 ”。
(6). 周文王 與 周武王 ?!对?shī)·大雅·江漢》:“ 文 武 受命, 召公 維翰。” 鄭玄 箋:“昔 文王 、 武王 受命, 召康公 為之楨榦之臣以正天下?!薄抖Y記·中庸》:“ 仲尼 祖述 堯 舜 ,憲章 文 武 。” 宋 蘇軾 《石鼓》詩(shī):“勛勞至大不矜伐, 文 武 未遠(yuǎn)猶忠厚?!?清 方苞 《<周官析疑>序》:“即按其文辭,舍《易》《春秋》, 文 、 武 、 周 、 召 以前之詩(shī)書,無與之并者矣?!?梁?jiǎn)⒊?《變法通議·論幼學(xué)》:“張而不弛, 文 武 不能也?!?/p>
重熙
舊時(shí)用以稱頌君主累世圣明。 三國(guó) 魏 何晏 《景福殿賦》:“至於帝皇,遂重熙而累盛?!薄杜f唐書·賈耽傳》:“ 太宗 繼明重熙,柔遠(yuǎn)能邇?!?宋 王禹偁 《謝手詔別錄賜生辰國(guó)信表》:“伏念臣才非兼濟(jì),運(yùn)偶重熙?!?王闿運(yùn) 《哀江南賦》:“蒸重熙以慈馭,祀二百而盂安?!?/p>
佚名名句,十二時(shí)/憶少年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4崩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