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如關(guān)洛,亦復(fù)互詆攻
出自宋代陳傅良《夷門歌送德修還闕》:
萬古江入海,吳蜀有不通。
不通誰使然,人自為異同。
昔在李孟錢,士各懷土封。
靜言彼何尤,亦各徇所忠。
恭惟宋受命,三姓皆朝宗。
斯文已百年,名世才數(shù)公。
眉山與金陵,柰何不相容。
大雅如關(guān)洛,亦復(fù)互詆攻。
朋分文字間,禍起師友中。
四郊忽戎馬,塵滿夷門宮。
往事已覆轍,后事如飄蓬。
一飯忘苦饑,一褐忘苦冬。
身謀每不長,王事靡有終。
有客獨惻惻,萬里興深衷。
相過話離合,歷歷繇熙豐。
我久世慮薄,念之涕無從。
貧賤將安歸,功名在其逢。
有能用斯人,可使百阻空。
西人不為西,東人不為東。
注釋參考
大雅
(1).《詩經(jīng)》的組成部分之一。舊訓(xùn)雅為正,謂詩歌之正聲。《詩大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廢興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薄堆拧窞?周 王畿內(nèi)樂調(diào)。《大雅》多為 西周 王室貴族的作品,主要歌頌 周 王室祖先乃至 武王 、 宣王 等之功績,有些詩篇也反映了 厲王 、 幽王 的暴虐昏亂及其統(tǒng)治危機?!蹲髠鳌は骞拍辍罚骸?吳公子 札 來聘……為之歌《大雅》。曰:‘廣哉,熙熙乎!曲而有體,其 文王 之德乎!’”后亦用以稱閎雅淳正的詩篇。 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自 杜甫 后,大雅不作,至 明 乃復(fù)振。”
(2).稱德高而有大才的人?!段倪x·班固<西都賦>》:“大雅宏達(dá),於茲為羣?!?李善 注:“大雅,謂有大雅之才者?!对姟酚小洞笱拧?,故以立稱焉?!?明 蔣燦 《題杜少陵像》詩:“大雅長往矣,遺容后代看?!?清 感惺 《斷頭臺·受讞》:“那議會啊,聚四方里耆英大雅?!?/p>
(3).泛指學(xué)識淵博的人。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剪報一斑>拾遺附文》:“至于分類分得不倫不類,那是小子底學(xué)識不到,還得大雅指正指正呢。”
(4).謂高尚雅正。 宋 葉適 《賀縣尉》詩:“端龐還有北人風(fēng),大雅元非 楚 士同?!?清 戴名世 《<野香亭詩集>序》:“其音和平而大雅,其旨綿渺而藴藉。” 葉圣陶 《倪煥之》十七:“這樣不傷大雅而又含有象征意義的詞兒正合于一個青年人寄興的需要,他就常常用它?!?/p>
關(guān)洛
(1). 關(guān)中 和 洛陽 一帶。泛指北方地區(qū)?!稌x書·地理志上》:“ 魏武 定霸,三方鼎立,生靈版蕩, 關(guān) 洛 荒蕪?!薄段倪x·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所以 關(guān) 洛 動南望之懷,獯夷遽北歸之念?!?呂延濟 注:“ 關(guān) , 秦 也。 洛 , 洛陽 。南望,謂亂已平, 齊 都 江 南。”《南史·謝晦傳》:“帝深加愛賞,從征 關(guān) 洛 ,內(nèi)外要任悉委之?!?/p>
(2).指 宋 代理學(xué)的兩個主要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 關(guān)中 張載 和 洛陽 二 程 ( 程顥 、 程頤 )。 明 高啟 《追挽恭孝先生》詩之一:“ 關(guān) 洛 遺風(fēng)在, 河 汾 舊業(yè)傳?!?/p>
亦復(fù)
(1).也。表示同樣?!逗鬂h書·霍谞傳》:“至於趨利避害,畏死樂生,亦復(fù)均也?!薄妒勒f新語·言語》“ 德操 曰” 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注:“如君所言,亦復(fù)佳?!?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結(jié)構(gòu)》:“半途而廢者居多,差釐毫而謬千里者,亦復(fù)不少也?!?茅盾 《子夜》七:“弱者終不免被吞并,企業(yè)界中亦復(fù)如此?!?/p>
(2).又?!妒勒f新語·德行》“我何顏謝 桓公 ” 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注:“一門之內(nèi),有忠與孝,亦復(fù)何恨!”
詆攻
詆毀抨擊。 宋 陳傅良 《夷門歌送修德還闕》:“ 眉山 與 金陵 ,奈何不相容;大雅如 關(guān) 洛 ,亦復(fù)互詆攻?!?/p>
陳傅良名句,夷門歌送德修還闕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