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周邦彥《謾成》:
舉頭萬籟號,彈指萬籟寂。
欲尋所歸方,變滅了無跡。
古今何足云,浩劫同一息。
曾聞不遷義,貞定非木石。
注釋參考
所歸
(1).歸依;歸宿?!独献印罚骸皟眱辟馊魺o所歸?!?晉 潘岳 《金谷集作詩》:“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歸。”
(2).歸向;歸屬。 漢 楊惲 《報孫會宗書》:“下流之人,眾毀所歸。” 漢 班彪 《王命論》:“事成,少受其利;不成,禍有所歸。”
(3).稱贊。 晉 羊祜 《讓開府表》:“功未為眾所歸,而荷厚祿,則使勞臣不勸?!?/p>
變滅
變化幻滅。 宋 蘇軾 《答廖明略書》之一:“老朽欲屏歸田里,猶或得見,蜂蟻之微,尋以變滅,終不足道?!?明 方孝孺 《贈鄭顯則序》:“至於鬼燐之變滅,不可以理推其跡,雖似乎奇而其為明也微矣?!?龐樹柏 《木瀆寓樓晚眺》詩:“乃知天地間,變滅無定理?!?/p>
無跡
亦作“ 無跡 ”。沒有蹤影;沒有痕跡。 南朝 梁 陸倕 《新刻漏銘》:“一暑一寒,有明有晦。神道無跡,天工罕代。” 宋 王讜 《唐語林·政事下》:“﹝ 李惠登 ﹞為政清浄無跡,不求人知?!?/p>
見“ 無跡 ”。
周邦彥名句,謾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迅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