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劉禹錫《桃源行》
漁舟何招招,浮在武陵水。拖綸擲餌信流去,
誤入桃源行數(shù)里。清源尋盡花綿綿,踏花覓徑至洞前。
洞門蒼黑煙霧生,暗行數(shù)步逢虛明。俗人毛骨驚仙子,
爭來致詞何至此。須臾皆破冰雪顏,笑言委曲問人間。
因嗟隱身來種玉,不知人世如風(fēng)燭。筵羞石髓勸客餐,
燈爇松脂留客宿。雞聲犬聲遙相聞,曉色蔥籠開五云。
漁人振衣起出戶,滿庭無路花紛紛。翻然恐失鄉(xiāng)縣處,
一息不肯桃源住。桃花滿溪水似鏡,塵心如垢洗不去。
仙家一出尋無蹤,至今流水山重重。
注釋參考
翻然
翻然 (fānrán) 形容改變得很快而徹底 change quickly and completely 翻然悔悟 也作“幡然”鄉(xiāng)縣
故鄉(xiāng)所在之縣。亦泛指家鄉(xiāng)。 唐 王維 《桃源行》:“不疑靈境難聞見,塵心未盡思鄉(xiāng)縣?!?明 何景明 《送王宗哲少卿》詩:“平生共肝膽,何云異鄉(xiāng)縣?!?清 顧炎武 《松江別張?zhí)幨繍馔跆幨繜橍咧T友人》詩:“十載違鄉(xiāng)縣,三年旅舊都?!?清 惲敬 《上董蔗林中堂書》:“﹝ 敬 ﹞后令 富陽 ,為中堂鄉(xiāng)縣。”
一息
(1).一呼一吸。比喻極短的時間。 漢 王褒 《圣主得賢臣頌》:“追奔電,逐遺風(fēng),周流八極,萬里一息。” 晉 陸云 《歲暮賦》:“百年迅於分噓兮,千歲疾於一息?!?宋 陳亮 《勉強(qiáng)行道大有功》:“蓋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出此入彼,間不容髮,是不可一息而但已也?!薄独蠚堄斡洝返谑兀骸耙幌⒐し?,只聽迴廊上格登格登,有許多腳步兒響,頃刻已經(jīng)到了面前?!?方光燾 《瘧疾》:“過了一息,她面上露著微笑,跑回房來。”
(2).暫停;稍歇?!斗Y梁傳·昭公四年》:“ 慶封 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 南朝 梁 沉約 《麗人賦》:“中步檐而一息,順長廊而迴歸?!?/p>
(3).一口氣息?!缎咽篮阊浴埻⑿闾由雀浮罚骸按蚱鸹饋砜磿r,卻是十五六歲一個小廝,生得眉清目秀,渾身綁縛,微微止有一息?!?清 錢謙益 《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何士晉繼母吳氏加贈淑人制》:“出遺孤於刀俎之中,再世而一息?!?巴金 《衷心感謝他》:“他的確是帶著年輕人的熱情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工作到最后一息,戰(zhàn)斗到最后一息的?!?/p>
(4).一個子嗣。《晉書·良吏傳·鄧攸傳》:“吾弟早亡,唯有一息,理不可絶?!薄缎绿茣埣呜憘鳌罚骸?張嘉貞 晚一息 寶符 ,獨(dú)未官?!?/p>
(5).猶一絲。 聞一多 《晴朝》詩:“再沒有一息聲音--和平布滿了大自然?!?/p>
不肯
不肯 (bùkěn) ——用于否定式助動詞表示拒絕 will not;would not 他不聽勸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裝一臺輔助引擎桃源
(1).“ 桃花源 ”的省稱。 南朝 陳 徐陵 《山齋詩》:“桃源驚往客,鶴嶠斷來賓?!?唐 杜甫 《北征》詩:“緬思桃源內(nèi),益嘆身世拙?!?明 張煌言 《贈盧牧舟大司馬》詩:“ 并州 正有來蘇望,忍説桃源可避 秦 。” 鄒韜奮 《萍蹤憶語》二八:“他們?nèi)狈ο喈?dāng)?shù)膴蕵?,du{1-1}博也是一條出路。所以有許多都在這里面尋覓他們的桃源。”參見“ 桃花源 ”。
(2).指 桃源洞 。 唐 李涉 《贈長安小主人》詩:“仙路迷人應(yīng)有術(shù), 桃源 不必在深山。” 元 任昱 《清江引·題情》曲:“ 桃源 水流清似玉,長恨因緣誤?!眳⒁姟?桃源洞 ”。
(3). 宋 時 臨安縣 嘉會門 外 泠水峪 ,夾山多桃花,中有流水,人稱 桃源 ,為都人游集之地。 蘇軾 《介亭餞楊杰次公》詩“丹青明滅 風(fēng)篁嶺 ,環(huán)佩空響 桃花源 ” 查慎行 注引 元 潛說友 《咸淳臨安志》:“ 泠水峪 在 嘉會門 外,夾山多桃花,中有流水,為城南勝概,舊呼 桃源 ,游人多集焉。”
劉禹錫名句,桃源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