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游潦倒不還家,舊俗陵遲真委地
出自宋代蘇轍《送鮮于子駿還朝兼簡范景仁》:
蜀中耆舊今無幾,相逢握手堪流涕。
倦游潦倒不還家,舊俗陵遲真委地。
錢荒粟帛賤如土,榷峻茶鹽不成市。
詩書鄉(xiāng)校變古法,節(jié)行故人安近利。
欲歸長恐歸不得,歸去相歡定誰是。
低徊有似羊觸藩,眷戀僅同雞擇米。
中山先生昔所愛,南都攝尹私相喜。
窮冬夜長一事無,燈火相從夜深睡。
讀書萬卷老不廢,感寓百篇深有意。
俗吏惟知畏簡書,窮途豈意逢君子。
春風(fēng)歸騎忽西顧,平日高談應(yīng)且止。
朝騎疋馬事朝謁,莫就一床尋夢寐。
猶有城西范蜀公,買地城東種桃李。
花絮飛揚(yáng)酒滿壺,談笑從容詩百紙。
紅塵暗天獨(dú)不知,白首相看兩無愧。
古人避世金馬門,何必柴車返田里。
注釋參考
倦游
倦游 (juànyóu) 游興已盡 thoroughly satisfy the sight-seeing mood 倦游歸來潦倒
潦倒 (liáodǎo) 舉止散漫,不自檢束 careless and sloppy;undisciplined 幾分潦倒模樣 頹喪,失意 dejected;displrited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登高》 一技無成,半生潦倒 衰老 old and feeble 龍鐘潦倒 反常;顛倒 abnormal 言語潦倒還家
(1).回家。《后漢書·臧洪傳》:“ 中平 末,棄官還家,太守 張超 請為功曹。” 唐 韓愈 《送進(jìn)士劉師服東歸》詩:“還家雖闕短,指日親晨飱?!薄抖膛陌阁@奇》卷十一:“﹝ 滿生 ﹞行至 汴梁 中牟 地方,有個(gè)族人在那里做主簿,打點(diǎn)去與他尋些盤費(fèi)還家?!?/p>
(2).歸還農(nóng)家。 陳殘?jiān)?《南大門風(fēng)光·河畔飄起紅旗》:“土改的鑼鼓聲,和貧苦農(nóng)民‘土改還家’的歡笑聲,震蕩了 深圳 南岸勞苦者的心聲,有些人回到家鄉(xiāng),分到了土地,安居樂業(yè)搞生產(chǎn)?!?周立波 《暴風(fēng)驟雨》第二部六:“咱們挖地主財(cái)寶是要咱們的血汗帳,是財(cái)寶還家?!?/p>
(3).指把農(nóng)作物收獲回來。 劉澍德 《拔旗》:“附帶還有一條:注意不要拋撒,保證顆粒還家?!?/p>
舊俗
舊俗 (jiùsú) 舊的風(fēng)俗習(xí)慣,歷時(shí)長久的風(fēng)俗 old customs and habits陵遲
陵遲 (língchí) 見“凌遲” 陵遲 (língchí) 坡度緩 smooth slope 漸趨衰敗 decline 禮義陵遲 成語解釋衰微的意思。委地
(1).蜷伏于地。《莊子·養(yǎng)生主》:“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四:“有大蛇從林草中出,徑來棺下,委地俯仰,以頭擊棺?!?/p>
(2).散落或委棄于地。《東觀漢記·鍾離意傳》:“ 顯宗 時(shí), 意 為尚書, 交趾 太守坐贓千金,徵還伏法,詔以其貲物班賜群臣, 意 得珠璣,悉以委地而不拜賜?!?唐 白居易 《長恨歌》:“花鈿委地?zé)o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p>
(3).拖垂于地。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賢媛》:“ 湛 ( 陶侃 母)頭髮委地,下為二髲,賣得數(shù)斛米?!?清 余懷 《板橋雜記·麗品》:“值 嫩 梳頭,長髮委地,雙腕如藕?!?冰心 《童年雜憶·我的另一個(gè)名字》:“坐在鏡前梳頭,發(fā)長委地?!?/p>
(4).喻沒落,消亡?!短綇V記》卷四五五引《奇事記·昝規(guī)》:“ 唐 長安 昝規(guī) 因喪母,又遭火,焚其家產(chǎn),遂貧乏委地?!?明 方孝孺 《讀<戰(zhàn)國策>》:“ 文 武 之道,至於 春秋 之世委地矣。 孔子 之作《春秋》,傷 周 道之衰也,夫豈知 春秋 之法復(fù)委地於 戰(zhàn)國 之世乎!”
蘇轍名句,送鮮于子駿還朝兼簡范景仁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