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容滿苕溪,天籟生菌閣
出自宋代高斯得《次韻李通甫賦中秋》:
秋容滿苕溪,天籟生菌閣。
幽懷對蕭辰,意味更沖泊。
招朋傾一盛,相與慰牢落。
抵掌談世事,亦可資一噱。
須臾白玉盤,高掛青綃幙。
賞心與景會,喜極悲還作。
渺然望西南,慨想舊猿鶴。
豈無首丘情,歸去事耕鑿。
奈何朝廷上,聚鐵方鑄錯。
棄置勿復(fù)道,洗盞更深酌。
我老倦吟詩,無悰紀(jì)行樂。
故人詩筒來,晨檐有鳴鵲。
注釋參考
秋容
(1).猶秋色。 唐 李賀 《追和何謝銅雀妓》:“佳人一壺酒,秋容滿千里?!?宋 陸游 《秋陰》詩:“陂澤秋容淡,郊原曉氣清?!?明 孫仁孺 《東郭記·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看秋容一片荒郊寫,盡處霜紅葉,愁來不可遮?!眳⒁姟?秋色 ”。
(2).悲愁的面容。 清 吳蘭修 《黃竹子傳》:“﹝ 竹子 ﹞秋容憔悴,殆不可支。”
苕溪
水名。有二源:出 浙江 天目山 之南者為 東苕 ,出 天目山 之北者為 西苕 。兩溪合流,由 小梅 、 大淺 兩湖口注入 太湖 。夾岸多苕,秋后花飄水上如飛雪,故名。 唐 羅隱 《寄第五尊師》詩:“ 苕溪 煙月久因循,野鶴衣製獨繭綸?!?宋 蘇軾 《泛舟城南會者五人》詩:“試選 苕溪 最深處,仍呼我輩不羈人。” 宋 張元干 《賀新郎·寄李伯紀(jì)丞相》詞:“喚取 謫仙 平章看,過 苕溪 ,尚許垂綸否?!?/p>
天籟
天籟 (tiānlài) 自然界的聲音,物自然而然發(fā)出的聲音。如風(fēng)聲、鳥聲、流水聲等 sounds of nature菌閣
形如菌狀之閣。 漢 王褒 《九懷·匡機(jī)》:“菌閣兮蕙樓,觀道兮從橫?!?南朝 齊 謝朓 《游東田》詩:“尋云陟累榭,隨山望菌閣?!?清 吳偉業(yè) 《梅花庵同林若撫話雨聯(lián)句》:“菌閣迎寒葺,茅亭帶雨苫?!?/p>
高斯得名句,次韻李通甫賦中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宿支硎寺上房——— 皎然〔唐代〕
- 夜離零陵以避同僚追送之勞留二絕簡諸友——— 楊萬里〔宋代〕
- 秀川館聯(lián)句——— 許子紹〔宋代〕
- 宋宰不赴王倅招有詩次韻——— 虞儔〔宋代〕
- 句——— 佚名〔唐代〕
- 送丘健至州敕放作時任下邽縣——— 儲光羲〔唐代〕
- 古風(fēng)·其五十九——— 李白〔唐代〕
- 宿文殊院呈孫子和二絕——— 張耒〔宋代〕
- 送葉若磯之金陵竭信庵——— 柴望〔宋代〕
- 踏莎行——— 張孝祥〔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