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宵引佳月,暑晝追涼風
出自宋代朱翌《十月旦讀子美北風吹瘴癘羸老思散策之句初寮》:
問學要根柢,文章忌雷同。
字求反切當,義用訓詰通。
縱之逼論劍,收之入檀弓。
平生苦我心,不如作一農(nóng)。
林羊瀟灑侯,川上赤鯶公。
姑從賢者樂,勿笑鄙夫空。
秋宵引佳月,暑晝追涼風。
如此了一生,我其塞上翁。
注釋參考
秋宵
秋夜。 唐 曹松 《僧院松》詩:“此木韻彌全,秋宵學瑟絃?!?前蜀 韋莊 《撫盈歌》:“玉庭兮春晝,金屋兮秋宵?!?宋 朱松 《宿石龍寺》詩:“道人身似南枝鵲,更盡秋宵一再飛?!?/p>
追涼
亦作“ 追涼 ”。乘涼;納涼。 南朝 梁 庾肩吾 《和晉安王薄晚逐涼北樓回望應教》:“向夕紛喧屏,追涼飛觀中。” 唐 杜甫 《羌村》詩之二:“憶昔好追涼,故繞池邊樹。” 清 洪昇 《長生殿·聞樂》:“恰纔的追涼后雨困云淹,暢好是酣眠處粉膩黃黏。”
見“ 追涼 ”。
朱翌名句,十月旦讀子美北風吹瘴癘羸老思散策之句初寮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