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何處鳳簫聲,留得余音傳萬壑
出自宋代李若水《次顏博士游紫羅洞五首》:
長藤呵路多公侯,我輩不應(yīng)來宦游。
平生游涎向云水,此心已往形獨(dú)留。
黃沙霏霏烏帽底,三載長安飽嘗此。
何如閑把一莖絲,坐釣澄江月明里。
採芝仙人今豈無,踏遍山腰日已晡。
白云可衣蘭可佩,御寒不必思豐狐。
人生此段差可樂,風(fēng)御徑須游六幕。
夜深何處鳳簫聲,留得余音傳萬壑。
注釋參考
夜深
猶深夜。 唐 杜甫 《玩月呈漢中王》詩:“夜深露氣清,江月滿江城?!?唐 戴叔倫 《聽歌回馬上贈(zèng)崔法曹》詩:“共待夜深聽一曲,醒人騎馬斷腸迴?!薄度辶滞馐贰返谑兀骸耙股顣r(shí)分,還有人苦功讀書,實(shí)為可敬?!?/p>
何處
哪里,什么地方?!稘h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jié),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dú)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gè)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鳳簫
(1).指鳳女,即 弄玉 。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神仙》:“接鵠馭於后乘,追鳳簫於前侶?!眳⒁姟?鳳女祠 ”。
(2).即排簫。比竹為之,參差如鳳翼,故名。 唐 沉佺期 《鳳簫曲》:“昔時(shí) 嬴 女厭世紛,學(xué)吹鳳簫乘彩云?!币嘀负嵚?。 后蜀 顧夐 《遐方怨》詞:“鳳簫歇,鏡塵生。 遼 塞音書絶,夢魂長暗驚。” 宋 蘇軾 《坤成節(jié)集英殿宴教坊詞·勾女童隊(duì)》:“彤壺漏箭,隨雞唱以漸移,絳節(jié)綵髦,聞鳳簫而自舉?!?明 何景明 《贈(zèng)管汝濟(jì)》詩:“愿聽《云門》奏,春風(fēng)入鳳簫?!?/p>
余音
余音 (yúyīn) 指音樂演奏后好像還留在耳邊的聲音 lingering sound 余音繚繞李若水名句,次顏博士游紫羅洞五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