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寄侍臣知有意,翠鬟爭唱口應(yīng)乾
出自宋代梅堯臣《次韻和永叔退朝馬上見寄兼呈子華原甫》:
公歸初退內(nèi)朝班,馳道南頭躍錦鞍。
欲雨浮云猶復(fù)暗,北陰殘雪愈生寒。
穿槐已覺春禽語,載酒重思結(jié)客驩。
吟寄侍臣知有意,翠鬟爭唱口應(yīng)乾。
注釋參考
侍臣
侍臣 (shìchén) 皇帝左右的近臣 near official as servant under a feudal sovereign 昔先皇頒僧保所貨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鳌?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有意
有意 (yǒuyì) 故意 purposely;deliberately 有意舉行一次化裝舞會 有心思 have a mind to;be disposed to 有意幫忙翠鬟
(1).婦女環(huán)形的發(fā)式。 唐 高蟾 《華清宮》詩:“何事金輿不再游?翠鬟丹臉豈勝愁?” 明 梁辰魚 《浣紗記·越嘆》:“春衫袖,血淚斑,風沙滿面捲翠鬟?!?/p>
(2).指美女。 宋 梅堯臣 《次韻和永叔退朝馬上見寄兼呈子華原甫》:“吟寄侍臣知有意,翠鬟爭唱口應(yīng)乾。”
(3).比喻秀麗的山巒。 宋 楊萬里 《題王亞夫檢正峴湖堂》詩:“西峴山光照舊廬,北湖水色漾新居。翠鬟夜欲凌波去,玉鏡晨當掃黛初?!?/p>
唱口
(1).指歌唱者。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下》:“ 丹陽 蔣璋 ……善謌。城中唱口宗之,謂 蔣 派,又呼之為 蔣胯子 ?!?/p>
(2).歌唱。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四:“敘述的體裁是由說白和唱口合成,很像彈詞,但又不十分像彈詞。”
(3).指雜劇。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虹橋錄下》:“ 元 人唱口,元氣漓淋,直與 唐 詩 宋 詞爭衡,今惟 臧晉叔 編百種行於世?!?/p>
應(yīng)乾
順應(yīng)天意?!冻鯇W記》卷四引 晉 何充 《賀正表》:“應(yīng)乾納祜,與天同休。” 唐 劉禹錫 《代杜司徒謝追贈表》:“陛下應(yīng)乾御極,作解庇人?!?/p>
梅堯臣名句,次韻和永叔退朝馬上見寄兼呈子華原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4f5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