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宓《和許月湖游鼓山》:
伐坐塵坌中,秋汗正浹背。
聞君游鼓山,騎馬破煙靄。
不向曉中看,安得識眉黛。
飄然出樊籠,始覺此身大。
登高望四遠,何物非礪帶。
行窺靈源洞,往往眾仙會。
青山為佳人,分外作幽態(tài)。
而我俗緣重,不到清涼界。
新詩時一吟,忽在千巖外。
注釋參考
俗緣
佛教以因緣解釋人事,因稱塵世之事為俗緣。 唐 許渾 《記夢》詩:“塵心未盡俗緣在,十里下山空月明?!?宋 司馬光 《寄清逸魏處士》詩:“徒嗟俗緣重,端使素心違。”《紅樓夢》第一二○回:“ 寶玉 未及回言,只見船頭上來了兩人,一僧一道,夾住 寶玉 道:‘俗緣已畢,還不快走?’”
不到
不到 (bùdào) 不足,少于… under;below 不到四分鐘駛行了一公里 不周到 not thoughtful enough 我們是粗人,照顧不到,請多原諒清涼
清涼 (qīngliáng) 涼而使人清爽的 cool and refreshing 清涼的夜風吹拂著陳宓名句,和許月湖游鼓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