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方回《呈趙左丞》:
邇年士夫乏廉稱,或以廉稱不稱能。
兼廉且能毅且弘,嗟我有眼見未曾。
君侯妙年翔鯤鵬,橫擊海宇無與朋。
孝事其親行有恒,移忠于君德日升。
胸中朗徹水月澄,筆端變化云霧蒸。
惠者懷之威者懲,內(nèi)作心膂外股肱。
浙右艱食何頻仍,六年三潦歲不登。
勸分之意極哀矜,坐使粒價不敢騰。
餒腹再果僵復(fù)興,今秋大稔稻沒塍。
長吏于民無弋矰,如寒與裘暑與冰。
老夫昔也霜后鷹,即今僅似癡凍蠅。
一紀(jì)不仕閒如僧,少陵日困糴五升。
猶此客窗吟孤燈,往哉一見賢左丞。
注釋參考
內(nèi)作
宮延內(nèi)制造器物的作坊。 宋 王安石 《尚書兵部員外郎知制誥謝公行狀》:“議 昭武皇帝 不宜配上帝,請罷內(nèi)作諸奇巧?!?/p>
心膂
(1).心與脊骨。 晉 陸機(jī) 《五等論》:“四體辭難,而心膂獲乂。” 宋 文天祥 《出真州》詩序:“予心自念,豈予死於是乎?為之踟躕,心膂如割?!?明 皇甫濂 《悼子乘》詩:“奚但腸九迴,心膂成頽崩。”
(2).喻主要的輔佐人員。亦以喻親信得力之人?!稌ぞ馈罚骸敖衩鼱栍枰?,作股肱心膂?!薄度龂尽侵尽ぶ荑鳌罚骸叭胱餍碾觯鰹樽ρ?。” 唐 司空圖 《太尉瑯琊王公中生祠碑》:“心膂連營,蓄雷霆於北落;股肱重鎮(zhèn),寄柱石於東門?!?明 夏完淳 《三國論》:“原夫 豐 配 去而 青 冀 衰, 葛 陸 盡而 吳 蜀 斃。興替之兆,實由心膂。”
(3).喻重要的部門或職任。 晉 庾亮 《讓中書監(jiān)表》:“今以臣之才,兼如此之嫌,而使內(nèi)處心膂,外總兵權(quán),以此求治,未之聞也?!?元 白樸 《梧桐雨》楔子:“幼讀儒書,兼通韜略,為藩鎮(zhèn)之名臣,受心膂之重寄?!敝袊焚Y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臣愚以為朝廷於 袁世凱 等既寄以心膂,似宜盡去其牽掣?!?/p>
(4).心思與精力。 晉 張華 《勞還師歌》:“將士齊心膂,感義忘其私?!薄杜f唐書·太宗紀(jì)下》:“所以 屈突 、 尉遲 ,由仇敵而愿傾心膂?!?宋 范仲淹 《謝傳宣表》:“如朝廷未議解兵,臣愿奔走塞下,再竭心膂,少贖過尤?!?/p>
(5).猶心懷。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六:“不過豪俠使氣,狂醉於花月之間耳,社稷蒼生,曾不繫其心膂?!?/p>
股肱
股肱 (gǔgōng) 大腿和胳膊。均為軀體的重要部分。引申為輔佐君主的大臣。又比喻左右輔助得力的人 right-hand man 君之卿佐,是謂股肱;股肱或虧,何痛如之!——《左傳·昭公九年》 又如:股肱之臣 輔佐,捍衛(wèi) assist;guard 昔周公大公股肱 周室,夾輔 成王?!蹲髠鳌べ夜辍?p>方回名句,呈趙左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4姬神物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