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白居易《答《四皓廟》
天下有道見,無道卷懷之。
此乃圣人語,吾聞諸仲尼。
矯矯四先生,同稟希世資。
隨時有顯晦,秉道無磷緇。
秦皇肆暴虐,二世遘亂離。
先生相隨去,商嶺采紫芝。
君看秦獄中,戮辱者李斯。
劉項爭天下,謀臣竟悅隨。
先生如鸞鶴,去入冥冥飛。
君看齊鼎中,焦爛者酈其。
子房得沛公,自謂相遇遲。
八難掉舌樞,三略役心機。
辛苦十數(shù)年,晝夜形神疲。
竟雜霸者道,徒稱帝者師。
子房爾則能,此非吾所宜。
漢高之季年,嬖寵鐘所私。
冢嫡欲廢奪,骨肉相憂疑。
豈無子房口?口舌無所施。
亦有陳平心,心計將何為?
皤皤四先生,高冠危映眉。
從容下南山,顧(目兮)入東闈。
前瞻惠太子,左右生羽儀。
卻顧戚夫人,楚舞無光輝。
心不畫一計,口不吐一詞。
暗定天下本,遂安劉氏危。
子房吾則能,此非爾所知。
先生道既光,太子禮甚卑。
安車留不住,功成棄如遺。
如彼旱天云,一雨百谷滋。
澤則在天下,云復歸稀夷。
勿高巢與由,勿尚呂與伊。
巢由往不返,伊呂去不歸。
豈如四先生,出處兩逶迤。
何必長隱逸,何必長濟時。
由來圣人道,無朕不可窺。
卷之不盈握,舒之亙八陲。
先生道甚明,夫子猶或非。
愿子辨其惑,為予吟此詩。
注釋參考
戮辱
(1).受刑被辱?!俄n非子·難言》:“然則雖賢圣不能逃死亡避戮辱者,何也?” 漢 賈誼 《新書·階級》:“廉丑禮節(jié)以治君子,故有賜死而無戮辱。是以繫、縛、榜、笞、髡、刖、黥、劓之罪,不及大夫?!?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十一:“ 白樂天 前有《讀史》云:‘ 馬遷 下蠶室, 嵇康 就囹圄,當彼戮辱時,奮飛無翅羽。’”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十篇:“﹝ 司馬遷 ﹞恨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傳畸人于千秋?!?/p>
(2).指殺戮污辱。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養(yǎng)生》:“ 侯景 之亂,王公將相,多被戮辱,妃主姬妾,略無全者?!薄睹魇贰り愋录讉鳌罚骸暗墼唬骸椅鹫?,戮辱我親藩七,不甚於薄城耶?’”
李斯
李斯(?-前208) : 秦代政治家。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曾跟隨荀子求學。后為秦王嬴政的謀士,曾建議對六國采取各個擊破的政策。秦統(tǒng)一六國后擔任丞相,主張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quán)的統(tǒng)治,并以“小篆”作為全國規(guī)范的文字;建議秦始皇焚《詩》、《書》,禁私學。始皇死后,他與趙高合謀偽造遺詔,迫令始皇長子扶蘇zi{1-1}殺,立少子胡亥為帝。后被趙高謀殺。白居易名句,答《四皓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