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惠究所自,無乃西山龍
出自宋代陳造《次韻余司理路監(jiān)岳》:
入山日正烈,出山云忽濃。
身疑潤空青,旋覺霏雨蒙。
歸來坐良夜,淙瀉如崩空。
縣知焦卷地,轉(zhuǎn)眼青芃芃。
似聞移晚秧,竭蹷不暇慵。
人計故新年,已判一倍豐。
經(jīng)惠究所自,無乃西山龍。
澤物龍能之,叱使則天公。
我行與雨會,僅殺顏發(fā)紅。
地上螻蟻臣,渠敢貪天功。
兩公壯藻思,表表千夫雄。
新詩猥見予,拜賜豈所蒙。
得意筆生春,狀物斤成風(fēng)。
生世有如原,兼得寧易逢。
此詩自宮商,為君弦枯桐。
準(zhǔn)擬雞酒社,往和擊壤翁。
注釋參考
所自
由來;來源。 宋 曾鞏 《蒲宗孟祖伸贈太子少傅制》:“流澤也遠(yuǎn),有孫而賢。進(jìn)於中臺,摠國綱轄。善有所自,朕惟汝嘉” 明 文徵明 《敘陳氏家乘》:“不知姓之所自,而昧昭穆之?dāng)?。?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快雪堂》肥瘦兩刻皆佳,而瘦本神理,絶似 伯衡相公 。雖為至戚,詢其后人,莫知所自?!?/p>
無乃
無乃 (wúnǎi) 表示委婉反問。不是;豈不是 wouldn’t that be…? 無乃爾是過與。——《論語·季氏》 無乃不可乎。——《左傳·僖公三十二》西山
(1).西方的山。《易·隨》:“王用享于西山?!币隇槿杖胩?。 漢 王粲 《從軍詩》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文選·李密<陳情事表>》:“但以 劉 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李善 注引 揚(yáng)雄 《反騷》:“臨 汨羅 而自隕兮,恐日薄於西山?!?/p>
(2).山名。指 首陽山 。在今 山西省 永濟(jì)縣 南。相傳 伯夷 、 叔齊 隱居于此。 晉 陸機(jī) 《演連珠》之四八:“是以吞縱之彊不能反蹈海之志,漂櫓之威不能降 西山 之節(jié)?!眳⒁姟?西山餓夫 ”。
(3).山名。在 江西省 新建縣 西,一名 南昌山 ,即古 散原山 。 唐 王勃 《滕王閣序》:“畫棟朝飛 南浦 云,珠簾暮捲 西山 雨。”
(4).山名。在 四川省 北部,為 岷山 主峰。也稱 雪嶺 。 唐 李白 《思邊》詩:“今歲何時妾憶君, 西山 白雪暗 秦 云?!?唐 杜甫 《野望》詩:“ 西山 白雪 三城 戍, 南浦 清江 萬里橋 。”
(5).山名。 北京市 西郊群山的總稱。南起 拒馬山 ,西北接 軍都山 。有 百花山 、 靈山 、 妙峰山 、 香山 、 翠微山 、 盧師山 、 玉泉山 等峰,林泉清幽,為京郊名勝地。
(6).山名。在 云南省 昆明市 西南, 滇池 西岸,一稱 睡佛山 。有 華亭寺 、 太華寺 、 三清閣 、 龍門 諸勝和 聶耳 墓、 李公樸 的衣冠冢。風(fēng)景優(yōu)美,有“睡美人”之稱。
(7).山名。在 江蘇省 吳縣 西南,即 洞庭西山 ,古稱 包山 ,為 太湖 中最大島嶼。有 縹緲峰 、 銷夏灣 、 林屋洞 諸名勝。
陳造名句,次韻余司理路監(jiān)岳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