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嶼幾邅回,亭皋時(shí)偃仰。
出自唐朝薛據(jù)《西陵口觀海》
長江漫湯湯,近海勢彌廣。在昔胚渾凝,融為百川泱。
地形失端倪,天色灒滉漾。東南際萬里,極目遠(yuǎn)無象。
山影乍浮沉,潮波忽來往。孤帆或不見,棹歌猶想像。
日暮長風(fēng)起,客心空振蕩。浦口霞未收,潭心月初上。
林嶼幾邅回,亭皋時(shí)偃仰。歲晏訪蓬瀛,真游非外獎(jiǎng)。
注釋參考
邅回
亦作“ 邅回 ”。亦作“ 邅囘 ”。亦作“ 邅囬 ”。 1.難行不進(jìn)貌?!痘茨献印ぴ烙?xùn)》:“邅回川谷之間,而滔騰大荒之野?!?高誘 注:“邅囘,猶委曲也?!?唐 張說 《同趙侍御乾湖作》詩:“一灣一浦悵邅迴,千曲千溠怳迷哉?!币槐咀鳌?邅囘 ”。 唐 劉禹錫 《武林書懷五十韻》:“邅囬過 荊楚 ,流落感涼溫?!币槐咀鳌?邅迴 ”。 宋 黃庭堅(jiān) 《寄馀干徐隱甫》詩:“江行長邅回,風(fēng)水憂索米?!?明 何景明 《蹇賦》:“臨脩路而邅廻兮,恐叢棘之未盡?!?/p>
(2).輾轉(zhuǎn);盤旋;縈繞?!痘茨献印け窘?jīng)訓(xùn)》:“曲拂邅迴,以像 湡 浯 。” 高誘 注:“邅迴,轉(zhuǎn)流也?!?南朝 梁 何遜 《望廨前水竹答崔錄事詩》:“鄉(xiāng)念一邅廻,白髮生俄頃?!?南朝 梁簡文帝 《與劉孝綽書》:“足使邊心憤薄,鄉(xiāng)思邅迴。”《荀子·賦》“尾生而事起,尾邅而事已” 唐 楊倞 注:“尾邅迴盤結(jié),則箴功畢也?!?宋 蘇轍 《與楊元素書》之二:“見治裝舟行,自 洛陽 出陸百八十里至 汝 ,雖繚繞邅回,然久困資用殆盡,決不能陸行耳?!?清 姚鼐 《戊午九月十四日出云樓寺作》詩:“邅迴將出谷,陰森又入奧。”
(3).困頓,不順利?!赌鲜贰埑鋫鳌罚骸蔼?dú)師懷抱,不見許於俗人,孤修神崖,每邅回於在世?!?唐 劉禹錫 《洛中謝福建陳判官見贈》詩:“潦倒聲名擁腫材,一生多故苦邅廻。”《敦煌變文集·頻婆娑羅王后宮綵女功德意供養(yǎng)塔生天因緣變》:“只為無明相繫縛,邅廻不遇出頭年?!?宋 蘇軾 《次前韻寄子由》:“我少即多難,邅回一生中。” 明 張鳳翼 《紅拂記·棋決雌雄》:“摧折,侵地?zé)o方,攻城記屈,邅囘轉(zhuǎn)覺難發(fā)。”
(4).謂反復(fù)研究學(xué)問。 唐 元稹 《上令狐相公詩啟》:“或希構(gòu)廈之餘,一賜觀覽,知小生於章句中欒櫨榱角之材,盡曾量度,則十餘年之邅迴,不為無所用矣?!?宋 王安石 《送靈仙裴太傅》詩:“邅回舊學(xué)皆殘藳,邂逅相看各老翁。”
見“ 邅迴 ”。
亭皋
亦作“ 亭皐 ”。水邊的平地?!稘h書·司馬相如傳上》:“亭皋千里,靡不被筑。” 王先謙 補(bǔ)注:“亭當(dāng)訓(xùn)平……亭皋千里,猶言平皋千里。皋,水旁地。” 南朝 齊 王屮 《頭陁寺碑文》:“膴膴亭皐,幽幽林薄?!?唐 張說 《奉和春日出苑應(yīng)制》詩:“雨洗亭皋千畝緑,風(fēng)吹梅李一園香。” 宋 王安石 《移桃花》詩:“枝柯蔫綿花爛熳,美錦千兩敷亭皋?!?清 納蘭性德 《東風(fēng)第一枝·桃花》詞:“是誰移向亭皋,伴取暈眉青眼?!?/p>
偃仰
偃仰 (yǎnyǎng) 俯仰。比喻隨世俗沉浮或進(jìn)退 a bending or lifting of the head 或棲遲偃仰,或王事鞅掌。——《詩·小雅·北山》 與時(shí)遷徙,與世偃仰?!盾髯印し窍唷?偃仰嘯歌,冥然兀坐(嘯歌:長嘯或吟唱)?!鳌?歸有光《項(xiàng)脊軒志》 偃仰僵仆?!濉?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薛據(jù)名句,西陵口觀海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天涯亭較擁提屏,丹荔黃柑滿去程作者:樂雷發(fā)作品:送廣州劉叔治倅欽州兼守事
- 嗟予奪得何所用,簿領(lǐng)朱墨徒紛淆
- 請為丞相壽,長久慶調(diào)元
- 一亭重構(gòu)冠崇岡,下瞰千巖拱四旁
- 孤鴻落照下滄洲,人在云間選勝幽
- 嚴(yán)恭七月禮,哀慟萬人心。作者:白居易作品:開成大行皇帝挽歌詞四首奉敕撰進(jìn)
- 月明似與人煙遠(yuǎn),風(fēng)細(xì)微聞禁漏長作者:蘇轍作品:后省初成直宿呈子瞻二首
- 馬饑人困日西昏,無限歸鴉已著村作者:胡寅作品:和叔夏十絕一宿云峰寺二到韓公莊三飯草衣巖
- 病將春到眼慵開,只為梅花猛一來
- 百尺竿頭進(jìn)步人,隨緣偶物莫非真作者:韓維作品:奉和君俞以子華古德頌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