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金君卿《怪石》:
凡物以怪見憎嫉,爾獨(dú)何為人采拂。
巉頑累疊百千狀,人{(lán)1~1}獸鬼魅相仿佛。
裸蠻面縛夷吾囚,日剝風(fēng)皴子胥骨。
比干愛主心見剖,孫子兼人足先刖。
枯龜灼墨足兆坼,蟄蛇驚春暫蟠屈。
古器斷爛猶斲雕,老木鱗皴半枯杌。
僧軒閑殺日月長(zhǎng),劚地?cái)D排破煙郁。
簾溜滴窮蛾子垤,蔓延引入蝸???。
我來不以爾貌取,所愛鏗然最堅(jiān)質(zhì)。
終當(dāng)鍛鍊持補(bǔ)天,安此兀兀為玩物。
注釋參考
古器
(1).古代樂器?!稌x書·律歷志上》:“ 荀勖 造新鐘律,與古器諧韻,時(shí)人稱其精密?!?唐 白居易 《復(fù)樂古器古曲策》:“若廢今器,用古器,則哀淫之音息矣?!?/p>
(2).特指古代鐘鼎等器物。 宋 劉敞 《先秦古器記》:“先 秦 古器十有一物,製作精巧,有款識(shí)。”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四章一:“假使有得個(gè)把 殷 周 的古器,那才是新大陸呢!”
斷爛
殘缺不全。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一:“若使但求諧于《房中》、《鐃吹》之調(diào),取其字句斷爛者而模范之,以為樂府如是,豈非 西子 之顰、 邯鄲 之步哉!” 清 梅曾亮 《贈(zèng)孫秋士序》:“敝衣冠,獨(dú)行市中,斷爛古書外,不市他物?!?清 魏源 《說文叚借釋例》:“非竹簡(jiǎn)之?dāng)酄€,即傳寫之譌佚。”參見“ 斷爛朝報(bào) ”。
斲雕
亦作“斵雕”。去掉雕飾。亦謂斲理雕弊之俗。 漢 王褒 《<皇太子箴>序》:“改文為質(zhì),斵雕成素。” 南朝 梁 任昉 《天監(jiān)三年策秀才文》之一:“衣冠禮樂,掃地?zé)o餘,斵雕刓方,經(jīng)綸草昧?!?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五》:“已而回瀾障川,斲雕反樸,崇議論,尚風(fēng)節(jié)。”
鱗皴
像鱗片般的皸皮或裂痕。 唐 袁高 《茶山》詩:“終朝不盈掬,手足皆鱗皴?!?宋 范成大 《巫山高》詩:“ 西真 功高佐 禹 跡,斧鑿鱗皴倚天壁?!?元 劉祁 《歸潛志》卷二:“軒姿古鏡黑如漆,錦華鱗皴秋雨濕。”
金君卿名句,怪石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