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壇朝埽地,魄寶夜垂精。
出自宋朝蘇軾《郊祀慶成詩(shī)》
帝出乘昌運(yùn),天心予太平。
文章三代繼,制作七年成。
大祀乾坤合,剛辰日月明。
泰壇朝埽地,魄寶夜垂精。
仰御圓蒼蓋,環(huán)觀海岳城。
北流吞朔易,西極落攙搶。
升燎靈光答,回鑾瑞霧迎。
需云遍枯槁,解雨達(dá)勾萌。
可頌非天德,因箴亦下情。
民言知有酌,帝謂本無(wú)聲。
富國(guó)由崇儉,祈年在好生。
無(wú)心斯格物,克己自消兵。
化國(guó)安新政,孤臣返舊耕。
還將清廟什,留與野人賡。
注釋參考
泰壇
古代祭天之壇。在都城南郊?!抖Y記·祭法》:“燔柴於泰壇,祭天也。” 孔穎達(dá) 疏:“謂積薪於壇上,而取玉及牲,置柴上燔之,使氣達(dá)於天也。”《孔子家語(yǔ)·郊問(wèn)》:“既至泰壇,王脫裘矣。” 明 李東陽(yáng) 《郊祀前一日齋居候駕》詩(shī):“石橋瓊砌倚雕闌,樹(shù)里行宮接泰壇?!?/p>
埽地
(1).古代郊祀的儀制,于壇下掃地設(shè)祭?!抖Y記·禮器》:“有以下為貴者,至敬不壇,埽地而祭。” 孔穎達(dá) 疏:“初則燔柴於大壇,燔柴訖,於壇下掃地而設(shè)祭。此 周 法也?!薄稘h書(shū)·郊祀志下》:“臣聞郊饗帝之義,埽地而祭?!焙笠詾楹?jiǎn)易祭祀儀式。 晉 袁宏 《后漢紀(jì)·獻(xiàn)帝紀(jì)二》:“埽地而盟曰:‘君仇不報(bào),吾不可以立世?!薄逗鬂h書(shū)·張酺傳》:“ 顯節(jié)陵 埽地露祭,欲率天下以?xún)€?!?/p>
(2).謂掃除凈盡。亦喻完全喪失?!稘h書(shū)·魏豹田儋韓信傳贊》:“ 秦 滅六國(guó),而上古遺烈埽地盡矣。” 唐 趙元一 《奉天錄》卷一:“凡掠良家子姓,悉為賤隸,六畜資財(cái),埽地而盡?!?明 焦竑 《焦氏筆乘·俗書(shū)之誤》:“至如‘暴’已從‘日’,又加‘日’而為‘曝’;‘然’已從‘火’,又加‘火’而為‘燃’……架屋疊牀,觸目皆是,而字學(xué)埽地矣。”
魄寶
指月亮。魄,通“ 霸 ”。 宋 蘇軾 《郊祀慶成詩(shī)》:“泰壇朝掃地,魄寶夜垂精?!?/p>
垂精
(1).發(fā)射光芒?!稘h書(shū)·敘傳下》:“炫炫上天,縣象著明,日月周輝,星辰垂精?!?/p>
(2).猶言致力。 宋 林逋 《送范希文寺丞》詩(shī):“黼座垂精正求治,何時(shí)條對(duì)召公車(chē)。” 康有為 《<孔子改制考>敘》:“生于亂世,乃據(jù)亂而立三世之法,而垂精太平,乃因其所生之國(guó)而立三世之義?!?/p>
蘇軾名句,郊祀慶成詩(sh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