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義山《挽松麓李僉判》:
手拈老筆眇詞場,余子如何敢頡頏。
疑是前身真賀白,不然今世又蘇黃。
片文落處人爭誦,一第欠于天取償。
造物卻教二郎做,立身既好又名揚。
注釋參考
前身
前身 (qiánshēn) 佛教用語。指輪回前的生命 prelife 事物的上一個狀態(tài) predecessor不然
不然 (bùrán) 不是這樣,并非如此 not so 其實不然 用在句子開頭,表示否定對方的話 No 不然,事情沒有那樣簡單 否則,表轉折,不這樣做就會出現(xiàn)相反的結果或情況 of else;if not;otherwise 我得早點去,不然就趕不上大車了 否則 (either)…or 要去就別遲到,不然,就甭去了今世
今世 (jīnshì) 這一輩子 this life 今生今世 現(xiàn)代;當代 this age蘇黃
宋 代文學家 蘇軾 、 黃庭堅 的并稱?!端问贰の脑穫髁S庭堅》:“ 庭堅 於文章尤長於詩, 蜀 、 江西 君子以 庭堅 配 軾 ,故稱 蘇 黃 ?!?元 馬定國 《四月十日遇周永昌》詩之二:“世無 蘇 黃 六七子,天斷文章三十年?!?清 趙翼 《余簡稚存詩答嫌百年太少再簡奉酬》詩:“ 宋 亦有 蘇 黃 ,旗鼓相周旋。”
王義山名句,挽松麓李僉判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