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韓維《同曼叔游高陽山》:
久聞高陽勝,近在汝州側。
跂予三年望,我愿今卒獲。
煙云函兩山,臺殿開半壁。
解鞍高林下,仰視怯登陟。
蒼松盤老枝,矯矯入檐隙。
微風韻其上,落耳寒惻惻。
枇杷兩高樹,中國所未識。
葉間青實駢,大與蜀土敵。
我來暮暮后,花草已狼籍。
不見躑躅紅,西巖向人碧。
出門步榛薈,微逕不可索。
援籬下幽澗,剝蘚題蒼石。
鳥啼無定音,虎斗有遺跡。
石臺平挺挺,野竹瘦歷歷。
主人尉下邑,奔走困符檄。
喜我蕭散人,幽奇共搜剔。
息陰時一憩,貪勝還自力。
歸時山氣冷,草露濕游屐。
舉手謝峰巒,高秋復來覿。
注釋參考
氣冷
氣冷 (qìlěng) air-cooled 用空氣而不用任何中間介質(如水和油)冷卻氣缸 內燃機 用空氣冷卻 用氣體作冷卻劑 gas-cooled草露
(1).草上的露水。 漢 王粲 《從軍詩》之三:“下船登高防,草露霑我衣。” 唐 宋之問 《王子喬》詩:“空望山頭草,草露溼人衣?!?唐 杜甫 《日暮》詩:“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p>
(2).比喻恩澤。《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信凱讌之在藻,知和樂之食蘋。桑榆之陰不居,草露之滋方渥?!?呂延濟 注:“草露之滋方渥,喻君恩已被霑矣?!?/p>
游屐
出游時穿的木屐。亦代指游蹤。 宋 王安石 《韓持國從富并州辟》詩:“何時歸相過,游屐尚可蠟?!?元 趙孟頫 《投贈刑部尚書不忽木公》詩:“山好雙游屐,溪清一釣船?!?清 錢學綸 《語新》卷下:“昔年游屐屢臨,有懶殘眇一目僧人,出袍衲相示?!?/p>
典出《宋書·謝靈運傳》:“﹝ 謝靈運 ﹞尋山陟嶺,必造幽峻,巖嶂千重,莫不備盡。登躡常著木屐,上山則去前齒,下山去其后齒。”后以“游屐”指游玩山水。 宋 方岳 《不寐》詩:“草合妨游屐,沙崩壓釣舟。” 清 龔煒 《巢林筆談·舅氏春游詩》:“舅氏素簡出,得追陪游屐,尤可喜?!?/p>
韓維名句,同曼叔游高陽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8森林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