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邵雍《中原吟》:
中原之師,仁義為主。
仁義既無,四夷來侮。
注釋參考
仁義
仁義 (rényì) 寬厚正直 kindheartedness and justice 故文王行仁義而王天下?!俄n非子·五蠹》 仁義之舉 〈方〉∶性情溫順,通達(dá)事理 gentle四夷
(1).古代華夏族對(duì)四方少數(shù)民族的統(tǒng)稱。含有輕蔑之意。《書·畢命》:“四夷左衽,罔不咸賴?!?孔 傳:“言東夷、西戎、南蠻、北狄,被髮左衽之人,無不皆恃賴三君之德。”《后漢書·東夷傳》:“凡蠻、夷、戎、狄總名四夷者,猶公、侯、伯、子、男皆號(hào)諸侯云?!?/p>
(2).泛指外族、外國(guó)。 清 魏源 《<圣武記>敘》:“不憂不逞志于四夷,而憂不逞志于四境?!?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 中國(guó) 之在天下,見夫四夷之則效上國(guó),革面來賓者有之;或野心怒發(fā),狡焉思逞者有之;若其文化昭明,誠(chéng)足以相上下者,蓋未之有也。”
邵雍名句,中原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