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李涉《山中五無奈何》
無奈落葉何,紛紛滿衰草。疾來無氣力,擁戶不能掃。
欲訪云外人,都迷上山道。
無奈澗水何,喧喧夜鳴石。疏林透斜月,散亂金光滴。
欲訪澗底人,路窮潭水碧。
無奈阿鼎何,嬌啼索梨栗。柴門正風雨,千向千回出。
欲識老病心,賴渠將過日。
無奈梅花何,滿巖光似雪。春風總未至,獨自驚時節(jié)。
欲見惆悵心,又看花上月。
注釋參考
無奈
無奈 (wúnài) 沒有別的辦法 have no choice;cannot help but 無奈反對意見太多,只得取消會議 表示“惋惜”的轉折 however;but喧喧
(1).形容聲音喧鬧。 南朝 梁 何遜 《學古贈丘永嘉征還》詩:“結客 蔥河 返,喧喧動四隣?!?宋 柳永 《戚氏》詞:“正蟬吟敗葉,蛩響衰草,相應喧喧?!?清 曹寅 《不寐》詩:“鞭箠雜緣撲,中夜聲喧喧。”
(2).形容擾攘紛雜?!稌x書·張方傳》:“軍人喧喧,無復留意?!?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一:“是以選人冗冗,甚於羊羣;吏部喧喧,多於蟻聚?!?宋 曾鞏 《明妃曲》之一:“喧喧雜虜方滿眼,皎皎丹心欲語誰?!?清 孫枝蔚 《觀新人車》詩:“行路何喧喧,云避新人車?!?/p>
(3).猶赫赫。 宋 王禹偁 《送進士郝太沖序》:“洎予受知春卿,薦以甲科,喧喧我名,雷奮人耳。”
形容聲音大而混雜。 南朝 陳 徐陵 《長安道》詩:“諠諠擁車騎,非但執(zhí)金吾。” 唐 沉佺期 《李舍人山園送龐邵》詩:“符傳有光輝,諠諠出帝畿?!?元 吳萊 《新開河口同方養(yǎng)心望東岳》詩:“嘗思一舉小天下,俯視人世爭諠諠?!?/p>
鳴石
(1).撞擊后能傳聲甚遠的石頭??勺髡枋?、磬石?!渡胶=洝ぶ猩浇洝罚骸癌z 長石之山 ﹞其西有谷焉,名曰 共谷 ,多竹, 共水 出焉,西南流注于 洛 ,其中多鳴石?!?郭璞 注:“ 晉 永康 元年, 襄陽郡 上鳴石,似玉,色青,撞之聲聞七八里,即此類也?!?袁珂 校注:“鳴石,蓋磬石之類。 郭 説 襄陽郡 上鳴石,見《晉書·五行志》。” 北周 庾信 《夜聽搗衣》詩:“鳴石出 華陰 ,虛桐採鳳林?!?唐 楊炯 《和劉長史答十九兄》:“宮徵諧鳴石,光輝掩燭輪?!?/p>
(2).使山石發(fā)出鳴聲。 南朝 宋 鮑照 《游思賦》:“鴻晨驚以響湍,泉夜下而鳴石?!?/p>
李涉名句,山中五無奈何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