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白居易《三謠朱藤謠》:
朱藤朱藤,溫如紅玉,直如朱繩。
自我得爾以為杖,大有裨于股肱。
前年左選,東南萬(wàn)里。
交游別我于國(guó)門,親友送我于浐水。
登高山兮車倒輪摧,渡漢水兮馬跙蹄開。
中途不進(jìn),部曲多回。
唯此朱藤,實(shí)隨我來(lái)。
瘴癘之鄉(xiāng),無(wú)人之地。
扶衛(wèi)衰病,驅(qū)訶魑魅。
吾獨(dú)一身,賴爾為二。
或水或陸,自北徂南。
泥黏雪滑,足力不堪。
吾本兩足,得爾為三。
紫霄峰頭,黃石巖下。
松門石磴,不通輿馬。
吾與爾披云撥水,環(huán)山繞野。
二年蹋遍匡廬間,未嘗一步而相舍。
雖有佳子弟、良友朋,扶危助蹇,不如朱藤。
嗟乎,窮既若是,通復(fù)何如,吾不以常杖待爾,爾勿以常人望吾。
朱藤朱藤,吾雖青云之上、黃泥之下,誓不棄爾于斯須。
注釋參考
嗟乎
亦作“ 嗟呼 ”。亦作“ 嗟虖 ”。嘆詞。表示感嘆?!俄n非子·內(nèi)儲(chǔ)說下》:“嗟乎!臣有三罪,死而不自知乎?”《漢書·龔勝傳》:“嗟虖!薰以香zi{1-1}燒,膏以明自銷?!?唐 玄宗 《<孝經(jīng)>序》:“嗟乎!夫子沒而微言絶,異端起而大義乖?!?清 余懷 《板橋雜記·雅游》:“嗟乎!不復(fù)見乎!” 田北湖 《與某生論韓文書》:“譽(yù)美失實(shí),毋亦以耳代目之蔽歟?嗟呼!”
若是
若是 (ruòshì) ——一般用在偏正復(fù)句中偏句的開頭,表示假設(shè),相當(dāng)于“要是”、“如果”,正句中常用“就”、“便”跟它相呼應(yīng) if 若是似都管看待我們時(shí),并不敢怨悵?!端疂G傳》 他若是不去,我們就讓別人去何如
何如 (hérú) 如何,怎么樣 how about;why not;what do you think 今日之事何如?!妒酚洝ろ?xiàng)羽本紀(jì)》 誠(chéng)好惡何如?!啤?柳宗元《柳河?xùn)|集》 則何如?!啤?柳宗元《捕蛇者說》 用反問的語(yǔ)氣表示勝過或不如 wouldn’t it be better 與其強(qiáng)攻,何如智取不以
(1).不為,不因?!抖Y記·表記》:“故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祿,不以大言受小祿?!薄蹲髠鳌べ夜辍罚骸按蠓蚝巫?,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p>
(2).不用;不靠?!睹献印るx婁上》:“ 離婁 之明, 公輸子 之巧,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宋 曾鞏 《上歐蔡書》:“故其言無(wú)不信聽,卒能成 貞觀 太平,刑置不以,居 成 康 上。” 洪深 《戲劇導(dǎo)演的初步知識(shí)》下篇:“合作完成演出,而不以自身取勝,不獨(dú)立吸引注意。”
(3).無(wú)論;不管?!顿Y治通鑒·后唐潞王清泰二年》:“或事應(yīng)嚴(yán)密,不以其日;或異日聽於閤門奏牓子,當(dāng)盡屏侍臣,於便殿相待?!薄对贰ば谭ㄖ疽弧罚骸半m有牙符而無(wú)織成圣旨者,不以何人,并勿啟,違者處死?!?/p>
常人
(1).守常道不變的人?!稌ち⒄罚骸袄^自今后王立政,其惟克用常人?!?蔡 沉 集傳:“常人,常德之人也?!?/p>
(2).平常的人。《莊子·人間世》:“采色不定,常人之所不違?!薄妒酚洝ど叹袀鳌罚骸俺H税察豆仕?,學(xué)者溺於所聞?!薄吨軙ろn盛傳》:“ 德輿 姿貌魁杰,有異常人。” 唐 杜甫 《哀王孫》詩(shī):“ 高帝 子孫盡隆準(zhǔn),龍種自與常人殊?!薄缎咽篮阊浴ね舸笠鸱賹毶徦隆罚骸袄蠣斈巳f(wàn)民之主,況又護(hù)持佛法,一念之誠(chéng),便與天地感通,豈是常人之可比。” 魯迅 《華蓋集·題記》:“這病痛的根柢就在我活在人間,又是一個(gè)常人,能夠交著‘華蓋運(yùn)’?!?/p>
(3).固定的人?!吨軙ぎ愑騻魃稀じ啕悺罚骸笆撬缀靡?,不以為愧,有游女者,夫無(wú)常人?!薄杜f唐書·西戎傳·拂菻國(guó)》:“其王無(wú)常人,簡(jiǎn)賢者而立之?!?/p>
白居易名句,三謠朱藤謠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