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駱賓王《秋日送尹大赴京》:
掛瓢余隱舜,負鼎爾干湯。
竹葉離樽滿,桃花別路長。
低河耿秋色,落月抱寒光。
素書如可嗣,幽谷佇賓行。
注釋參考
掛瓢
亦作“掛瓢”?!短接[》卷七六二引 漢 蔡邕 《琴操》:“ 許由 無杯器,常以手捧水。人以一瓢遺之, 由 操飲畢,以瓢掛樹。風吹樹,瓢動,歷歷有聲。 由 以為煩擾,遂取捐之?!焙笠浴皰炱啊睘殡[居或隱者傲世的典故。 唐 錢起 《謁許由廟》詩:“松上掛瓢枝幾變,石間洗耳水空流。” 明 管正儀 《古先生墓》詩:“采薇非徇義,掛瓢非避榮?!?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人人為 巢 許 ,則至今洪水橫流,併掛瓢飲犢之地亦不可得矣。”
負鼎
指 伊尹 背負鼎俎見 湯 ,喻以烹調致 湯 王道之事?!妒酚洝ひ蟊炯o》:“ 伊尹 名 阿衡 。 阿衡 欲于 湯 而無由,乃為 有莘氏 媵臣,負鼎俎,以滋味説 湯 ,致于王道。” 唐 李白 《送梁四歸東平》詩:“ 殷王 期負鼎, 汶水 起垂竿?!?宋 葉適 《魏華甫鶴山書院》詩:“垂竿 桐江 笑短弱,負鼎 莘野 嫌豪粗。”后用以指輔佐帝王,擔當治國之任?!逗鬂h書·馬援傳論》:“ 馬援 騰聲 三輔 ,遨游二帝,及定節(jié)立謀,以干時主,將懷負鼎之愿,蓋為千載之遇焉?!薄稌x書·紀瞻傳》:“臣以凡庸,邂逅遭遇,勞無負鼎,口不商歌,橫逢大運,頻煩饕竊。” 唐 崔湜 《景龍二年春日赴襄陽途中言志》詩:“進無負鼎説,退慚補袞詩?!?/p>
駱賓王名句,秋日送尹大赴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