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流謙《代送陳都大赴召》:
庭前梧葉西風(fēng)起,三峽秋光凈如洗。
仙帆一舸此入覲,靈鼉擊鼓馮夷喜。
七閩山水天下奇,摧秀搴英瑞斯世。
要知曠代乃一見,鳳巢阿閭麟游畦。
彤庭紫闥足夷步,萬里西來將使指。
西南榷牧古所重,陰削盜資寬國計。
臺家選任皆偉人,遠極隴秦包越嶲。
我公經(jīng)略出咳唾,凜凜霜威肅頹靡。
飛聲一日到冕旒,四輦促遠不留轡。
從來大材須大用,豈有如公才一使。
東夷盟血猶未乾,豺豹固應(yīng)防嚙噬。
公歸為國須無視革,平躋兩禁躐三事。
飄零孤翮得廣廈,晨啄暮棲方竊庇。
驪駒清唱不忍聞,東望慨然增嘆喟。
他時黃閣未遐遺,猶原登堂拜簪履。
注釋參考
為國
治國。《論語·里仁》:“能以禮讓為國乎?” 邢昺 疏:“為,猶治也?!薄稇?zhàn)國策·秦策三》:“善為國者,內(nèi)固其威,而外重其權(quán)。”《管子·國蓄》:“凡將為國,不通於輕重,不可為籠以守民。” 清 姚康 《<嵞山集>序》:“顧 楚 之為國, 唐 之為天下,當其時皆何如?”
無視
無視 (wúshì) 不放在眼里;根本不考慮 overlook 這位編輯不能無視這個問題兩禁
北宋 時,翰林學(xué)士直舍在皇宮北門兩側(cè),因以“兩禁”借指翰林院。禁,宮禁。 宋 無名氏 《儒林公議》卷上:“ 楊億 在兩禁變文章之體, 劉筠 、 錢惟演 輩皆從而斅之,時號 楊 劉 ?!?/p>
三事
(1).三件事。所指隨文而異。指正德、利用、厚生?!稌ご笥碇儭罚骸傲略手巍!?孔穎達 疏:“正身之德,利民之用,厚民之生,此三事惟當諧和之?!?唐 韓愈 《請上尊號表》:“由是五穀歲登,百瑞時見,六府三事,惟序惟歌?!?章炳麟 《辨詩》:“《九歌》者與六詩同列,水火金木土穀謂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謂之三事。此則山川之頌,江海之賦,皆宜在《九歌》后?!?/p>
(2).三件事。所指隨文而異。指倡德、和亂、終齊?!兑葜軙の淠隆罚骸熬次┤?,永有休哉。三事:一倡德,二和亂,三終齊?!?/p>
(3).三種官職。《書·立政》:“任人、準夫、牧,作三事?!?王引之 《經(jīng)義述聞·尚書上》:“三事,三職也。為任人、準夫、牧夫之職,故曰‘作三事’?!?/p>
(4).指三公?!对姟ば⊙拧び隉o正》:“三事大夫,莫肯夙夜?!?孔穎達 疏:“三事大夫為三公耳。”《漢書·韋賢傳》:“天子我監(jiān),登我三事?!?顏師古 注:“三事,三公之位,謂丞相也。” 晉 干寶 《搜神記》卷二十:“令君子孫潔白,位登三事?!?唐 許渾 《聞開jiang{1*1}宋相公申錫下世》詩:“位極乾坤三事貴,謗興華夏一夫冤?!眳⒁姟?三公 ”。
(5).三件。 明 葉盛 《水東日記·衣和庵主》:“三事衲衣穿處補,一枝藜杖伴身閑。”
李流謙名句,代送陳都大赴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