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吳融《贈李長史歌》:
危欄壓溪溪澹碧,翠裊紅飄鶯寂寂。
此日長亭愴別離,座中忽遇吹蘆客。
雙攘輕袖當高軒,含商吐羽凌非煙。
初疑一百尺瀑布,八九月落香爐巔。
又似鮫人為客罷,迸淚成珠玉盤瀉。
碧珊瑚碎震澤中,金鋃鐺撼龜山下。
鏗訇揭調(diào)初驚人,幽咽細聲還感神。
紫鳳將雛叫山月,玄兔喪子啼江春。
咨嗟長史出人藝,如何值此艱難際。
可中長似承平基,肯將此為閑人吹?不是東城射雉處,即應南苑斗雞時。
白櫻桃熟每先賞,紅芍藥開長有詩。
賣珠曾被武皇問,薰香不怕賈公知。
今來流落一何苦,江南江北九寒暑。
翠華猶在橐泉中,一曲梁州淚如雨。
長史長史聽我語,從來藝絕多失所。
羅君贈君兩首詩,半是悲君半自悲。
注釋參考
鏗訇
(1).形容聲音洪亮。 宋 司馬光 《迂書·言戒》:“夫鐘鼓叩之然后鳴,鏗訇鏜鞳,人不以為異也?!?清 劉大櫆 《浮山記》:“而崖簷之泉,鏗訇擊越,如聞風濤之聲。”
(2).形容文詞鏗鏘有力。 宋 洪邁 《容齋隨筆·左氏書事》:“ 晉厲公 絶 秦 ,數(shù)其五罪,書詞鏗訇,極文章鼓吹之妙?!?鄭文焯 《鶴道人論詞書》:“ 玉田 崇四家詞,黜 柳 ( 柳永 )以進 史 ( 史達祖 ),蓋以 梅溪 聲韻鏗訇,幽約可諷,獨于律未精細?!?/p>
揭調(diào)
高亢的調(diào)子。 唐 高駢 《贈歌者》詩之二:“公子邀歡月滿樓,佳人揭調(diào)唱《伊州》?!?前蜀 毛文錫 《甘州遍》詞:“尋芳逐勝歡宴,絲竹不曾休。美人唱,揭調(diào)是《甘州》?!?明 楊慎 《丹鉛總錄·詩話·揭調(diào)》:“樂府家謂揭調(diào)者,高調(diào)也。”
揭短調(diào)唆?!秊in{1*1}瓶{1*1}梅詞話》第五九回:“那 薛姑子 和 王姑子 兩個,在印經(jīng)處爭分錢不平,又使性兒彼此互相揭調(diào)?!?/p>
驚人
驚人 (jīngrén) 令人驚奇 surprising 他們的經(jīng)濟情況以驚人的速度得到改善幽咽
幽咽 (yōuyè) 微弱的哭泣 whimpering 聞泣幽咽?!啤?杜甫《石壕吏》 幽咽的哭泣 形容低微的流水聲 murmuring 泉水幽咽 幽咽泉流冰下難?!啤?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吳融名句,贈李長史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