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王安石《同昌叔賦雁奴》
雁雁無定棲,隨陽以南北。
嗟哉此為奴,至性能懇惻。
人將伺其殆,奴輒告之亟。
舉群寤而飛,機(jī)巧無所得。
夜或以火取,奴鳴火因匿。
頻驚莫我捕,顧謂奴不直。
嗷嗷身百憂,泯泯眾一息。
相隨入矰繳,豈不聽者惑。
偷安與受紿,自古有亡國(guó)。
君看雁奴篇,禍福甚明白。
注釋參考
鳴火
《史記·陳涉世家》:“﹝ 陳勝 ﹞又閒令 吳廣 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 大楚 興, 陳勝 王’?!焙笠蛞浴傍Q火”指假托鬼狐的動(dòng)作,誘眾舉事。 清 趙翼 《聞各路軍營(yíng)報(bào)捷殘賊計(jì)日可盡喜賦》詩:“叢祠鳴火俱行劫,高寨摩云或拒攻?!眳⒁姟?狐鳴魚書 ”。
王安石名句,同昌叔賦雁奴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