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素身長五尺四,嚼湯誦咒吁可畏
出自唐代王邕頁《懷素上人草書歌(一本作王邕詩,今從統(tǒng)簽另編)》:
衡陽雙峽插天峻,青壁巉巉萬馀仞。
此中靈秀眾所知,草書獨有懷素奇。
懷素身長五尺四,嚼湯誦咒吁可畏。
銅瓶錫杖倚閑庭,斑管秋毫多逸意。
或粉壁,或彩箋,蒲葵絹素何相鮮。
忽作風馳如電掣,更點飛花兼散雪。
寒猿飲水撼枯藤,壯士拔山伸勁鐵。
君不見張芝昔日稱獨賢,君不見近日張旭為老顛。
二公絕藝人所惜,懷素傳之得真跡。
崢嶸蹙出海上山,突兀狀成湖畔石。
一縱又一橫,一欹又一傾。
臨江不羨飛帆勢,下筆長為驟雨聲。
我牧此州喜相識,又見草書多慧力。
懷素懷素不可得,開卷臨池轉(zhuǎn)相憶。
注釋參考
身長
身長 (shēncháng) 指人的身高 height of a person 衣服從肩到下擺的長度 length of coat 身長達臀部的茄克五尺
(1).見“ 五尺之童 ”。
(2).俗稱牽引畜牲的繩索。 宋 洪邁 《夷堅支志景·江陵村儈》:“‘此我家大郎所自搓者五尺,安得在汝手?’五尺者,土人稱挽畜產(chǎn)繩繂之名也?!?/p>
(3).指床。 清 黃生 《義府·冥通記》:“‘一五尺安北壁,一方五尺安牕下?!敃r呼牀為五尺?!?/p>
誦咒
亦作“ 誦呪 ”。1.念咒語。《關(guān)尹子·七釜》:“有誦咒者,有事神者?!薄端问贰ざY志五》:“人持柳枝霑水散灑,晝夜環(huán)繞,誦呪曰:‘蜥蜴蜥蜴,興云吐霧,雨令滂沱,令汝歸去!’雨足。”
(2).誦經(jīng),念經(jīng)。 唐 李白 《僧伽歌》:“問言誦咒幾千徧,口道 恒河 沙復沙。” 清 沉曰霖 《晉人麈·刻陰騭文得中式》:“﹝ 金見星 ﹞生平崇奉陰隲文,晨起盥漱畢即莊誦一過,如釋氏誦咒者然。” 范文瀾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密教修行,自誦咒以至供養(yǎng)、設(shè)壇等種種儀式都有一定規(guī)范,不得任意妄為。”
可畏
(1).令人畏懼?!稌ご笥碇儭罚骸翱蓯鄯蔷??可畏非民?” 孔穎達 疏:“言君可畏者豈非民乎?”《左傳·文公七年》“夏日之日也” 晉 杜預 注:“夏日可畏?!?唐 韓愈 《寄三學士》詩:“颶起最可畏,訇哮簸陵丘?!?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五·孫文定》:“目睢盱可畏。”
(2).令人敬畏。《論語·子罕》:“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薄抖鼗妥兾募し鹫f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jīng)講經(jīng)文》:“仙樂隱隱以引前,天女依依而后送,一道光明可畏。” 宋 曾鞏 《王無咎字序》:“ 補之 明經(jīng)術(shù),為古文辭,其材卓然可畏也?!?/p>
王邕頁名句,懷素上人草書歌(一本作王邕詩,今從統(tǒng)簽另編)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