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歐陽修《葛氏鼎》:
大河昔決東南流,蕭條東郡今止湫。
我從故老問其由,云古五鼎藏高丘。
地靈川秀草木稠,郁郁佳氣蒸常浮。
惟物伏見數(shù)有周,秘藏奇怪神所搜。
天昏地慘鬼哭幽,至寶欲出風(fēng)云愁。
蕩搖山川失維陬,九龍大戰(zhàn)驅(qū)蛟◇。
◇然岸裂轟云驫,滑人夜驚鳥嘲啁。
婦走抱兒扶白頭,蒼生仰叫黃屋憂。
聚徒百萬如蚍蜉,千金一掃隨浮漚。
天旋海沸動九州,此鼎始出人間留。
滑人得之不敢收,奇模古質(zhì)非今侔。
器大難用識者不,以示世俗遭掫揄。
明堂會朝饗諸侯,饔官有品供王羞。
調(diào)以五味烹全牛,時有用舍吾無求。
二三子學(xué)雕琳球,見之始驚中嘆愀。
披荒斲古爭窮搜,苦語難出聲咿嚘。
馬圖出河龜負(fù)疇,自古怪說何悠悠。
嗟吾老矣不能休,勉強(qiáng)作詩◇效尤。
注釋參考
窮搜
極力搜尋。 明 楊珽 《龍膏記·羅織》:“窮搜,謾把 范雎 拉脅追求?!?王闿運(yùn) 《<尚書大傳>序》:“先師遺書,冥討窮搜,而四卷古本訖不可得見。” 劉揆一 《黃興傳記》:“方抵 沅陵 ,誰知釐卡從前商船中搜出私鹽等違禁物,故在吾舟窮搜苦索,遂被洩露。”
語難
謂因憤激而出語艱澀,說話不流利。《莊子·說劍》:“然吾王所見劍士,皆蓬頭突鬢垂冠,曼胡之纓,短后之衣,瞋目而語難,王乃説之。” 陸德明 釋文:“語難,如字。艱難也;勇士憤氣積於心胷,言不流利也?!?唐 韓愈 《與鄂州柳中丞書》:“環(huán)寇之師,殆且十萬,瞋目語難,自以為武人,不肯循法度。頡頏作氣勢,竊爵位自尊大者,肩相磨、地相屬也?!?宋 劉敞 《與吳九論武學(xué)書》:“夫縵胡之纓,短后之衣,瞋目而語難,按劍而疾視者,此所謂勇力之人也?!?/p>
出聲
出聲 (chūshēng) 發(fā)出聲響 utter 這孩子真乖,坐在那里一點(diǎn)不出聲咿嚘
(1).象聲詞。形容人嘆息、呻吟或吟詠聲。 唐 韓愈 《赴江陵途中寄贈翰林三學(xué)士》詩:“親逢道邊死,佇立久咿嚘?!?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丐仙》:“痂漸脫落,似能步履,顧假咿嚘作呻楚狀。” 梁啟超 《變法通議·學(xué)??傉摗罚骸白责N一二佔(zhàn)畢咿嚘以從事於‘四書’‘五經(jīng)’者,彼其用心,則為考試之題目耳?!?/p>
(2).象聲詞。雞鳴聲。 唐 柳宗元 《吊屈原文》:“牝雞咿嚘兮,孤雄束咮。”
(3).象聲詞。不清晰的人語聲。
歐陽修名句,葛氏鼎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