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蘇軾《贈上天竺辯才師》
南北一山門,上下兩天竺。
中有老法師,瘦長如鸛鵠。
不知修何行,碧眼照山谷。
見之自清涼,洗盡煩惱毒。
坐令一都會,男女禮白足。
我有長頭兒,角頰峙犀玉。
四歲不知行,抱負(fù)煩背腹。
師來為摩頂,起走趁奔鹿。
乃知戒律中,妙用謝羈束。
何必言《法華》,佯狂啖魚肉。
注釋參考
長頭兒
特指 東漢 賈逵 。 宋 陸游 《晨興》詩:“奇哉 長頭兒 ,好勇不可當(dāng)。安得數(shù)年健,與兒講 虞 唐 ?”參見“ 長頭 ”。
犀玉
(1).指犀牛角和玉。《韓非子·喻老》:“昔者 紂 為象箸而 箕子 怖。以為象箸必不加於土鉶,必將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則必旄象豹胎?!?唐 薛調(diào) 《無雙傳》:“遇舅母生日,市新以獻(xiàn),雕鏤犀玉,以為首飾?!?/p>
(2).指以犀牛角和玉制作的頭飾。 金 劉迎 《題十眉圖》詩:“蠻云盤鶴遼天闊,犀玉依依對書札?!?/p>
蘇軾名句,贈上天竺辯才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