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心月《偈頌一百五十首》:
三月二十五,芳春余幾許。
一道平常心,顛言及倒語。
謾道舉手摘楊花,那知漫空飛柳絮。
趁流光,猛提取。
喫粥了也,洗缽盂去。
注釋參考
謾道
休說;別說。 唐 范攄 《云溪友議》卷六:“文章謾道能吞鳳,杯酒何曾解喫魚。” 宋 晏殊 《破陣子》詞:“謾道秦箏有剩絃,何曾為細(xì)傳?”《再生緣》第六回:“謾道圣明天子怒,況兼是,老師怎樣嫁門生?”
楊花
指柳絮。 北周 庾信 《春賦》:“新年鳥聲千種囀,二月楊花滿路飛?!?唐 李白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詩:“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 龍標(biāo) 過 五溪 ?!?宋 陳偕 《滿庭芳·送春》詞:“榆莢拋錢,桃英胎子,楊花已送春歸。”《西湖佳話·六橋才跡》:“楊花若不沾泥去,尚可隨花落繡裀。”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你看,柳絮!楊花!多么輕的楊花呀!”
漫空
謂浮泛不切實(shí)際。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論語·雍也篇二四》:“若只漫空想去,則落釋氏‘本來面目’一種狂解?!?/p>
柳絮
柳絮 (liǔxù) 成熟的柳樹的種子,上面有白色絨毛 willow catkin釋心月名句,偈頌一百五十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6我的姜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