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皎然《戛銅碗為龍吟歌》
逸僧戛碗為龍吟,世上未曾聞此音。一從太尉房公賞,
遂使秦人傳至今。初戛徐徐聲漸顯,樂音不管何人辨。
似出龍泉萬丈底,乍怪聲來近而遠。未必全由戛者功,
真生虛無非碗中。寥亮掩清笛,縈回凌細(xì)風(fēng)。
遙聞不斷在煙杪,萬籟無聲天境空。乍向天臺宿華頂,
秋宵一吟更清迥。能令聽者易常性,憂人忘憂躁人靜。
今日鏗锽江上聞,蛟螭奔飛如得群。聲過陰嶺恐成雨,
響駐晴天將起云。坐來吟盡空江碧,卻尋向者聽無跡。
人生萬事將此同,暮賤朝榮動還寂。
注釋參考
逸僧
游方僧。云游四方之僧。 唐 劉穆之 《洛州滎陽縣頭陀逸僧識法師上頌圣主中興得賢令盧公清德文序》:“爰有 等慈寺 頭陀逸僧 識法師 ,俗姓 桑 氏, 漢 丞相之后秀也?!?唐 皎然 《戛銅碗為龍吟歌》:“逸僧戛椀為龍吟,世人未曾聞此音。”
龍吟
(1).龍鳴。亦借指大聲吟嘯。《文選·張衡<?xì)w田賦>》:“爾乃龍吟方澤,虎嘯山丘。” 李善 注:“言己從容吟嘯,類乎龍虎……《淮南子》曰:龍吟而景云至,虎嘯而谷風(fēng)轃。”《易·乾》“云從龍” 唐 孔穎達 疏:“龍是水畜,云是水氣,故龍吟則景云出。”
(2).形容簫笛類管樂器聲音響亮?!冻鯇W(xué)記》卷二八引 南朝 梁 劉孝先 《詠竹詩》:“誰能製長笛,當(dāng)為作龍吟?!?唐 李白 《宮中行樂詞》之三:“笛奏龍吟水,簫鳴鳳下空。” 元 郭鈺 《和袁方茂才秋夜宴集》:“月明湖水龍吟細(xì),云度 吳 山雁到稀。”
(3).形容聲音深沉或細(xì)碎。 宋 陸游 《題庵壁》詩:“風(fēng)來松度龍吟曲,雨過庭餘鳥跡書?!?明 劉基 《題石末元帥扇上有陳大初畫松》詩:“永夜高風(fēng)吹萬竅,商聲滿地作龍吟。”《紅樓夢》第二六回:“看那鳳尾森森,龍吟細(xì)細(xì)?!?/p>
(4).形容語聲洪亮。 唐 呂巖 《勉牛生夏侯生》詩:“鶴形兮龜骨,龍吟兮虎顏?!?/p>
(5).喻指君主的號令。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傳》:“起陸之貴,際會如期,虎嘯風(fēng)生,龍吟云萃,固非偶然也?!?/p>
世上
世上 (shìshàng) 世界上;人間 in the world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未曾
未曾 (wèicéng) 不曾 have not 臣未曾聞也?!稇?zhàn)國策·魏策》 這樣的豐收年,我活了八十歲也未曾見過皎然名句,戛銅碗為龍吟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5微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