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張繼先《摸魚兒》
甚山靈、斗奇夸巧,懸峰遙獻(xiàn)形似。倉船爐灶無封閉,零落車羅機(jī)履。山臨水。任甕杵、轆轤廄架俱閑毀。床棺塵委。更樂隱棋休,料閑真隱,三教忘賓主。人都語,二十四巖佳致。來往溯流觀指。目前景相紛虛幻,神仙家在何許。君莫取。這身世、山林朝市隨緣遇。休論詭異。但總絕情緣,一空妍丑,覿面先尋你。
注釋參考
真隱
真正的隱者。 唐 杜甫 《獨(dú)酌》詩:“薄劣慙真隱,幽偏得自怡。”
三教
(1). 漢 儒謂 夏 尚忠, 殷 尚敬, 周 尚文,稱為“三教”。 漢 班固 《bai{1*1}虎通·三教》:“王者設(shè)三教者何…… 夏 人之王教以忠,其失野,救野之失莫如敬; 殷 人之王教以敬,其失鬼,救鬼之失莫如文; 周 人之王教以文,其失薄,救薄之失莫如忠?!?/p>
(2).指儒家的施教內(nèi)容,包括六德、六行、六藝、合稱“三德”。 漢 徐干 《中論·治學(xué)》:“先王立教官,掌教國子。教以六德,曰智、仁、圣、義、中、和。教以六行,曰孝、友、睦、姻、任、恤。教以六藝,曰禮、樂、射、御、書、數(shù)。三教備,而人道畢矣。”
(3).佛教傳入我國后,稱儒、道、釋為“三教”?!侗笔贰ぶ鼙炯o(jì)下》:“十二月癸巳,集羣官及沙門道士等,帝升高座,辨釋三教先后。以儒教為先,道教次之,佛教為后。” 唐 牛肅 《牛應(yīng)貞》:“學(xué)窮三教,博涉多能?!?明 陶宗儀 《輟耕錄·三教》:“上問曰:‘三教何者為貴?’對曰:‘釋如黃金,道如白璧,儒如五穀?!显唬骸羧唬瑒t儒賤邪?’對曰:‘黃金白璧,無亦何妨;五穀於世,豈可一日闕哉!’” 魯迅 《華蓋集·補(bǔ)白二》:“佛教初來時便大受排斥,一到理學(xué)先生談禪,和尚做詩的時候,‘三教同源’的機(jī)運(yùn)就成熟了?!?/p>
賓主
賓主 (bīnzhǔ) 賓客和主人 guest and host 賓主共進(jìn)午餐張繼先名句,摸魚兒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