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禹偁《感流亡》:
謫居歲云暮,晨起廚無煙。
賴有可愛日,懸在南榮邊。
高舂已數(shù)丈,和暖如春天。
門臨商於路,有客憇檐前。
老翁與病嫗,頭鬢皆皤然。
呱呱三兒泣,惸惸一夫鰥。
道糧無斗粟,路費(fèi)無百錢。
聚頭未有食,顏色頗饑寒。
試問何許人,答云家長安。
去年關(guān)輔旱,逐熟入穰川。
婦死埋異鄉(xiāng),客貧思故園。
故園雖孔邇,秦嶺隔藍(lán)關(guān)。
山深號(hào)六里,路峻名七盤。
襁負(fù)且乞丐,凍餒復(fù)險(xiǎn)艱。
唯愁大雨雪,殭死山谷間。
我聞斯人語,倚戶獨(dú)長嘆。
爾為流亡客,我為冗散官。
左宦無俸祿,奉親乏甘鮮。
因思筮仕來,倏忽過十年。
峨冠蠹黔首,旅進(jìn)長素餐。
文翰皆徒爾,放逐固宜然。
家貧與親老,睹翁聊自寬。
注釋參考
道糧
(1).路途中所需的食糧。 宋 王禹偁 《感流亡》詩:“道糧無斗粟,路費(fèi)無百錢?!?/p>
(2).道士的生活費(fèi)用。 元 無名氏 《鴛鴦被》第二折:“不想有施主家請(qǐng)我做齋,待不去呵,恐怕誤了道糧?!薄肚迤缴教迷挶尽堊臃磕降烙洝罚骸安灰肷叫扌?,在家出家,朝暮隨伴寡人,道糧、衣服、錢米,每月供俸?!?/p>
斗粟
(1).一斗之粟。指少量的糧食。 唐 韓愈 《赴江陵途中寄贈(zèng)翰林三學(xué)士》詩:“持男易斗粟,掉臂莫肯酬。”《宋史·食貨志上二》:“尺縑斗粟,未聞?dòng)兴鲆??!?明 張居正 《答廣中督撫書》:“不用斗粟片甲,而使積年逋寇,皆束手歸降?!?/p>
(2).據(jù)《史記·淮南衡山列傳》載, 漢文帝 劉恒 之弟 淮南厲王 劉長 謀反失敗,被押解去 蜀郡 嚴(yán)道縣 ,在路上絕食而死,民間編了首歌謠:“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焙笠浴岸匪凇弊I兄弟不和或不相容?!稌x書·王沉等傳論》:“‘斗粟’興謡,‘踰里’成詠?!薄缎绿茣蔷鳌罚骸氨菹录次凰哪?,一子弄兵被誅,一子以罪謫去,惟 相王 朝夕左右?!匪凇蹋渡n蠅》之詩,不可不察。” 元 戴表元 《喜友堂賦》:“ 周公 管 蔡 ,不免相兵。兄弟之間,圣賢所難。下至 漢文 , 淮南 斗粟。 魏 邸急語, 唐 宮飛鏃。貴極萬乘,富兼九州。豈曰無家,兄弟為讐?!眳⒁姟?尺布斗粟 ”。
路費(fèi)
路費(fèi) (lùfèi) 旅行中所用的錢,包括交通、伙食、住宿等方面的費(fèi)用 travelling expenses王禹偁名句,感流亡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