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文珦《白日苦短行》:
白日??喽蹋瑹o方使遲延。
始見出暘谷,忽已沈虞淵。
迫促於生人,無一能永年。
豐質(zhì)成槁項,鬒發(fā)變?nèi)A顛。
雞鳴逐聲利,夜分未遑眠。
奄化同草木,沒沒歸重泉。
或復(fù)自超放,導(dǎo)引求神仙。
喬松在何許,亦若茫昧然。
必當(dāng)實根祗,塵物皆棄捐。
德性貴純正,文華在昭宣。
道與天地準,萬古唯圣賢。
景行不可忘,抒情為此篇。
注釋參考
當(dāng)實
符合實際。 明 唐順之 《彭翠巖處士墓表》:“古之人有書其人之墓者,必其智足以知其人者也。智不足以知其人,而據(jù)其所傳聞書之,雖其當(dāng)實,君子且以為近誣,而況其不當(dāng)實者乎?”
塵物
世俗之物。 南朝 宋 謝靈運 《述祖德詩》之二:“遺情捨塵物,貞觀丘壑美。” 明 夏完淳 《五子詩·邵景說》:“寡欲棄塵物,幽棲抗云表?!?/p>
棄捐
(1).拋棄;廢置。《戰(zhàn)國策·秦策五》:“子曰:‘少棄捐在外,嘗無師傅所教學(xué),不習(xí)於誦?!薄痘茨献印び[冥訓(xùn)》:“棄捐 五帝 之恩刑,推厥 三王 之法籍?!?唐 胡適 《行路難》詩之一:“黃金如斗不敢惜,片言如山莫棄捐?!?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所謂圣明之主者,亦非遠于人情者也,果能敝屣其黃屋,而棄捐所有以利漢人邪?”
(2).特指士人不遇于時或婦女被丈夫遺棄。 漢 劉向 《<戰(zhàn)國策>序》:“當(dāng)此之時……重約結(jié)誓,以守其國,故 孟子 、 孫卿 儒術(shù)之士,棄捐於世;而游説權(quán)謀之徒,見貴於俗?!?唐 張籍 《離婦》詩:“十載來夫家,閨門無瑕疵……念君終棄捐,誰能強在茲?!?唐 吳筠 《覽古》詩之七:“ 魯侯 祈政術(shù), 尼父 從棄捐。 漢 主思英才, 賈生 被排遷?!?宋 陳師道 《賀許州梁資政書》:“某向以不虞之名,誤被非常之舉,間緣罪戾,自取棄捐?!?明 何景明 《東門賦》:“念我與君,少小結(jié)髮,何言中路,棄捐決別?!薄毒劳ㄑ浴ざ攀锱涟賹毾洹罚骸版獧持杏杏瘢蘩裳蹆?nèi)無珠,命之不辰,風(fēng)塵困瘁,再得脫離,又遭棄捐。” 清 吳偉業(yè) 《贈陸生》詩:“京華浪跡非長計,賣藥求名總游戲。習(xí)俗誰容我棄捐,才名苦受人招致。”
(3).人死的婉詞。《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有先生則活,無先生則棄捐填溝壑,長終而不得反?!?唐 李翱 《右仆射楊公墓志》:“公生六年,太保棄捐;未及成童, 虢國 又終?!?明 宋濂 《故封承事郎給事中王府君墓版文》:“予生髮未燥,先公棄捐,一念及茲,肝膽為之拆裂。” 清 趙翼 《哭劉瀛坡總?cè)帧吩姡骸叭绱讼嘀虠壘?,身騎箕尾竟登仙?!?/p>
釋文珦名句,白日苦短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