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是干時者,同為失意人
出自宋代梅堯臣《外兄施伯侃下第赴并門叔父招》:
共是干時者,同為失意人。
言趨太原召,如忍宛陵親。
笳鼓聽臨塞,琴書未離身。
別君無斗酒,當(dāng)識士安貧。
注釋參考
干時
猶言治世;用世。 晉 潘岳 《西征賦》:“思夫人之政術(shù),實干時之良具?!薄端螘ゎ伩鳌罚骸?竣 自謂才足干時,恩舊莫比,當(dāng)贊務(wù)居中,永執(zhí)朝政?!薄侗笔贰し繌┲t傳》:“設(shè)有正直之士,才堪干時,於己非宜,即加擯棄?!?/p>
(1).求合于當(dāng)時?!豆茏印ば】铩罚骸肮讶擞拚愿蓵r於天下,其可乎?” 五代 譚用之 《約張?zhí)幨坑瘟骸吩姡骸昂脭y長策干時去,免逐漁樵度太平?!?明 陳鐸 《漁隱》曲:“笑他們干時的欠老成,叩諫的忒直正?!?吳世昌 《鷓鴣天》詞:“平生未作干時計,后世誰知定我文?!?/p>
(2).違反時勢?!渡髯印ね隆罚骸肮视坏酶蓵r,愛不得犯法?!薄逗鬂h書·袁術(shù)傳》:“若陵僭無度,干時而動,眾之所棄,誰能興之!”
失意
失意 (shīyì) 不能實現(xiàn)自已的意愿;不得志 frustrated 而阿Q總覺得自己太失意;既然革了命,不應(yīng)該只是這樣的。——《阿Q正傳》 雙方意見不合 fail to keep on good terms 近與天將失意,塞其五山。——唐· 李朝威《柳毅傳》梅堯臣名句,外兄施伯侃下第赴并門叔父招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