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蘇轍《次韻子瞻感舊》:
還朝正三伏,一再趨未央。
久從江海游,苦此劍佩長。
夢中驚和璞,起坐憐老房。
為我忝丞轄,置身愿并涼。
此心一自許,何暇憂陟岡。
早歲發(fā)歸念,老來未嘗忘。
淵明不久仕,黔婁足為康。
家有二頃田,歲辦十口糧。
教敕諸子弟,編排舊文章。
辛勤養(yǎng)松竹,遲莫多風(fēng)霜。
??窒戎?,獨引社酒嘗。
火急報君恩,會合心則降。
注釋參考
朝正
(1).古代諸侯和臣屬在正月朝見天子。 漢 以來通常在歲首元旦進行,也稱大朝會?!蹲髠鳌の墓哪辍罚骸拔糁T侯朝正於王,王宴樂之,於是乎賦《湛露》,則天子當陽,諸侯用命也。” 楊伯峻 注:“ 襄 二十九年《傳》云:‘春王正月,公在 楚 ,釋不朝正於廟也?!抡磷鎻R賀正,謂之‘朝正於廟’,則此‘朝正於王’,謂以正月朝賀京師也?!?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zhì)文》:“是以朝正之義,天子純統(tǒng)色衣,諸侯統(tǒng)衣纏緣紐,大夫士以冠,參近夷以綏,遐方各衣其服而朝,所以明乎天統(tǒng)之義也?!?唐 杜甫 《元日寄韋氏妹》詩:“不見朝正使,啼痕滿面垂。” 元 鄭光祖 《老君堂》第四折:“見如今太平戰(zhàn)爭盡皆寧,千邦萬國來朝正?!?清 錢謙益 《元日雜題長句》詩:“青陽玉律應(yīng)三元,是日朝正會禁門?!?/p>
(2).古代歲首,天子或諸侯祭于宗廟?!蹲髠鳌は骞拍辍罚骸肮?楚 ,釋不朝正于廟也?!薄洞呵铩の墓辍贰伴c月不告月,猶朝于廟” 唐 孔穎達 疏:“其日又以禮祭於宗廟,謂之朝廟……其歲首為之,則謂之朝正?!?/p>
三伏
三伏 (sānfú) 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夏至后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十天;然后是中伏,十天或二十天;再后是末伏,十天 the three ten-day periods of the hot season 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竇娥委實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關(guān)漢卿《竇娥冤》 專指末伏 the last of the three periods of the hot season一再
一再 (yīzài) 一次又一次地 many times;time and again;again and again未央
未央 (wèiyāng) 未已;未盡 not ended 夜如何其?夜未央?!对姟ば⊙拧ねチ恰?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冻o·離騷》 此恨未央蘇轍名句,次韻子瞻感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