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今裹頭恰十五,兩載東林就規(guī)矩
出自宋代陳藻《劉骍子初冠勉以詩》:
汝斧十五初裹頭,桂堂讀書從我游。
汝今裹頭恰十五,兩載東林就規(guī)矩。
我身只是前時命,汝家歲久無衰盛。
族人快活羨汝爺,汝又勝爺好情性。
瑩徹溫柔好性情,更須奮筆趨前程。
苦思入神方得句,才如諸舅豈無甥。
注釋參考
裹頭
(1).裹扎頭巾;包頭?!侗笔贰べ詡胃接箓鳌な捲垺罚骸坝謵阂娙梭專资抡?,必方便避之,擔輿者冬月必須裹頭,夏月則加蓮葉帽?!?唐 韓愈 《寄盧仝》詩:“一奴長鬚不裹頭,一婢赤腳老無齒?!薄稏|周列國志》第八六回:“此事直傳至 魏國 軹邑 , 聶 姊 罃 聞之,即痛哭曰:‘必吾弟也!’便以素帛裹頭,竟至 韓國 ,見 政 橫尸市上,撫而哭之,甚哀。” 沉從文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西漢畫像磚》:“右中一人著冠子,社會地位或較高。衣著雖僅具輪廓,然人皆約發(fā)而不裹頭,一望而知實 西漢 制度。”
(2).猶加冠。古時男子成丁則裹頭巾。 唐 杜甫 《兵車行》:“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仇兆鰲 注:“《二儀實録》:‘古以皂羅三尺裹頭,曰頭巾, 周武帝 裁為襆頭。 鮑氏 曰:時老幼俱戰(zhàn)亡,又括鄉(xiāng)里之少小者,故里正為之裹頭擐甲也?!?唐 杜荀鶴 《友人贈舍弟依韻戲和》:“不覺裹頭成大漢,昨來竹馬作童兒?!?/p>
(3).指出行者攜帶的錢財?!杜f唐書·韋嗣立傳》:“凡是封戶,不勝侵擾,或輸物多索裹頭,或相知要取中物,百姓怨嘆,遠近共知?!薄顿Y治通鑒·唐中宗景龍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裹頭,謂行槖齎裹以自資者,今謂答頭。裹,古臥翻?!薄短綇V記》卷一二六:“ 唐 虔州 參軍 崔進思 ,恃郎中 孫尚容 之力,充綱入都,送五千貫,每貫取三百文裹頭,百姓怨嘆,號天哭地。”
(4).堤防潰決,當決口未及堵合以前的救急措施。目的在保護堤頭,以防決口被水流繼續(xù)沖寬,等待洪水退落以后再進行堵口工程。
東林
(1).東邊的樹林或竹林。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詩》之一:“孤云出北山,宿鳥驚東林?!?唐 杜甫 《舍弟占歸草堂檢校卿示此詩》:“東林竹影薄,臘月更須栽?!?/p>
(2).指 廬山 東林寺 。 唐 張喬 《送僧鸞歸蜀寧親》詩:“高名徹西國,舊跡寄 東林 ?!?宋 王禹偁 《寄杭州西湖昭慶寺華社主省常上人》詩:“任夸西掖吟紅藥,何似 東林 種白蓮?!币喾褐干隆?唐 司空曙 《閑園即事寄暕公》詩:“欲就東林寄一身,尚憐兒女未成人?!眳⒁姟?東林寺 ”。
(3).指 明 末東林黨。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傳》:“公暇時,時共 攀龍 講學, 魏廣微 忌之,曰:‘此崛彊老者,‘東林’之魁渠也?!?清 孔尚任 《桃花扇·聽稗》:“先祖太常,家父司徒,久樹‘東林’之幟?!?魯迅 《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但是,‘疾惡太嚴’,‘操之過急’, 漢 的清流和 明 的“東林”,卻正以這一點傾敗?!眳⒁姟?東林黨 ”。
(4).指東林書院。 清 趙翼 《寄題同年項任田青士居祠堂》詩:“ 東林 威標榜, 鄒 顧 屹山斗?!?清 黃遵憲 《己亥續(xù)懷人詩》:“尋遍 東林 南北部,一家鉤黨古無人?!眳⒁姟?東林書院 ”。
規(guī)矩
規(guī)矩 (guīju) 規(guī)則與禮法 rule;established practice 他自己立下一條規(guī)矩,每天至多撒四次網(wǎng)?!稘O夫的故事》 規(guī)矩 (guīju) 引申為稱人的品行方正,謹守禮法 well-behaved;well-disciplined;remain orderly;have proper behaviour 靠右的一間正屋住著屋主羅斯托瑪乞維列,一個規(guī)規(guī)矩矩的市民?!兜诒壤沟牡叵掠∷⑺? 又如:沒規(guī)矩;守規(guī)矩陳藻名句,劉骍子初冠勉以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