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忘二疏歸,痛迫蘇耽井。
出自唐朝杜甫《故右仆射相國張公九齡》
杜甫
相國生南紀,金璞無留礦。仙鶴下人間,獨立霜毛整。
矯然江海思,復(fù)與云路永。寂寞想土階,未遑等箕潁。
上君白玉堂,倚君金華省。碣石歲崢嶸,天地日蛙黽。
退食吟大庭,何心記榛梗。骨驚畏曩哲,鬒變負人境。
雖蒙換蟬冠,右地恧多幸。敢忘二疏歸,痛迫蘇耽井。
紫綬映暮年,荊州謝所領(lǐng)。庾公興不淺,黃霸鎮(zhèn)每靜。
賓客引調(diào)同,諷詠在務(wù)屏。詩罷地有馀,篇終語清省。
一陽發(fā)陰管,淑氣含公鼎。乃知君子心,用才文章境。
散帙起翠螭,倚薄巫廬并。綺麗玄暉擁,箋誄任昉騁。
自我一家則,未缺只字警。千秋滄海南,名系朱鳥影。
歸老守故林,戀闕悄延頸。波濤良史筆,蕪絕大庾嶺。
向時禮數(shù)隔,制作難上請。再讀徐孺碑,猶思理煙艇。
注釋參考
二疏
亦作“ 二疎 ”。指 漢宣帝 時名臣 疏廣 與兄子 受 。 廣 為太傅, 受 為少傅,同時以年老乞致仕,時人賢之。歸日,送者車數(shù)百輛,設(shè)祖道,供張 東都門 外。 晉 張協(xié) 《詠史》:“藹藹 東都門 ,群公祖二疎?!薄端鍟ろf世康傳》:“欲追蹤二 疎 ,伏奉尊命。” 唐 護國 《歸山作》詩:“四皓將拂衣,二 疏 能掛冠。” 明 何景明 《蹇賦》:“予羨夫二 疏 之鑒止兮,齊縣輿而脫駕?!?/p>
痛迫
猶言痛心之至?!独m(xù)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三年》:“今歲臣等首同 李橫 東擊偽 齊 ,京城震恐,復(fù)以無援,引兵而歸,思之痛迫?!?/p>
蘇耽
傳說中的仙人。又稱“蘇仙公”。相傳他升飛前留給母親一個柜子,扣之可得日常所需,后其母開柜視之,從中飛出兩只白鶴,柜就不再靈驗了。三百年后,有一只白鶴停在郡城東北樓上,它就是 蘇耽 。事見 晉 葛洪 《神仙傳·蘇仙公》。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耒水》稱他成仙前曾游棲在 黃溪 東山 中,成仙后有人見他乘白馬回到山中,因此為他立了祠,并把這座山改名為 馬嶺山 。 唐 王維 《送方尊師歸嵩山》詩:“借問迎來雙白鶴,已曾 衡岳 送 蘇耽 ?”
杜甫名句,故右仆射相國張公九齡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