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半掩,枕斜欹,蠟淚無言對垂
出自唐代李珣《望遠(yuǎn)行》:
春日遲遲思寂寥,行客關(guān)山路遙。
瓊窗時聽語鶯嬌,柳絲牽恨一條條。
休暈繡,罷吹{1|1}簫,貌逐殘花暗凋。
同心猶結(jié)舊裙腰,忍孤風(fēng)月度良宵。
露滴幽庭落葉時,愁聚蕭娘柳眉。
玉郎一去負(fù)佳期,水云迢遞雁書遲。
屏半掩,枕斜欹,蠟淚無言對垂。
吟跫斷續(xù)漏頻移,入窗明月鑒空幃。
注釋參考
斜欹
見“ 斜攲 ”。
蠟淚
蠟淚 (làlèi) 蠟油順點著的蠟燭向下流淌,狀如流淚 guttering or dripping of a candle言對
(1).晤面交談;應(yīng)對。 南朝 宋 謝靈運 《答綱琳二法師書》:“無由言對,執(zhí)筆長懷?!?南朝 宋 何承天 《重答宗居士書》:“未緣言對,聊以代面。”《南史·蔡興宗傳》:“ 興宗 奇其言對,命釋縛?!?/p>
(2).指不用典故的對偶句。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麗辭》:“言對者,雙比空辭者也…… 長卿 《上林賦》云:‘修容乎禮園,翱翔乎書圃。’此言對之類也?!?王力 《中國古典文論中談到的語言形式美》:“拿今天的話來說,言對就是不用典故,事對就是用典故?!?/p>
李珣名句,望遠(yuǎn)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