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普《詠史下司馬溫公》:
千載爭(zhēng)刳漢賊腸,及觀通鑒似文王。
兩間正氣都輸予,猶惜坤中一點(diǎn)黃。
注釋參考
千載
千年。形容歲月長(zhǎng)久?!稘h書(shū)·王莽傳上》:“於是羣臣乃盛陳‘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載同符’。” 唐 韓愈 《歧山下》詩(shī):“自從 公旦 死,千載閟其光。”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三年喪》:“惟我 純皇 孝摯性成,力阻浮議,使千載之陋,更於一旦。”
通鑒
共通的鑒定。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shuō)下》:“史臣美 澹 而譏 邵 者,豈所謂通鑒乎?”
陳普名句,詠史下司馬溫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6薩特魯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