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按璣衡,聲應(yīng)和鈴,樂奏英莖
出自元代鐘嗣成《【雙調(diào)】折桂令_詠西域吉誠》:
詠西域吉誠甫。
。
是梨園一點文星,西土儲英,中夏揚名。
胸次天誠,口角河傾,席上風生。
吞學海波瀾萬頃,戰(zhàn)詞壇甲胄千兵。
律按璣衡,聲應(yīng)和鈴,樂奏英莖。
。
注釋參考
璣衡
(1).“ 璇璣玉衡 ”的省稱。古代觀測天體的儀器。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尺表能審璣衡之度,寸管能測往復(fù)之氣。” 唐 楊炯 《登秘書省閣詩序》:“觀星文而考南北,大象入於璣衡?!?嚴復(fù) 《救亡決論》:“渾天昉于璣衡,機器創(chuàng)于 班 墨 ?!眳⒁姟?璇璣玉衡 ”。
(2).北斗七星的泛稱。 宋 王安石 《謝賜歷日表》:“恭惟陛下躬包歷數(shù),政順璣衡,齊日月之照臨,體乾坤之闔辟。” 明 楊慎 《柯玉井贈寶劍》詩:“沖霄紫氣璣衡北,照夜清光奎壁東?!?/p>
(3).借指天文學。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鼓樓刻漏》:“ 石堂 名 普 ,字 尚德 , 寧德 人,精律呂璣衡之學?!?/p>
和鈴
古代車鈴。和在軾前,鈴在旗上?!对姟ぶ茼灐ぽd見》:“龍旂陽陽,和鈴央央。”《左傳·桓公二年》:“鍚鑾和鈴,昭其聲也?!?杜預(yù) 注:“和在衡,鈴在旂,動皆有鳴聲?!?孔穎達 疏:“和亦鈴也。以處異,故異名耳。”《太平御覽》卷三五九引 晉 傅玄 《良馬賦》:“結(jié)以輕軒,節(jié)以和鈴?!?/p>
樂奏
猶奏樂。《左傳·桓公九年》:“享 曹大子 ,初獻,樂奏而嘆?!?唐 韓愈 《送鄭尚書赴南?!吩姡骸柏浲?師子國 ,樂奏 武王 臺。”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樂律一》:“自 天寳 十三載始詔法曲與胡部合奏,自此樂奏全失古法?!?mao{1~1}澤{1*1}東 《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詞:“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 于闐 ,詩人興會更無前?!?/p>
英莖
《漢書·禮樂志》:“昔 黃帝 作《咸池》, 顓頊 作《六莖》, 帝嚳 作《五英》, 堯 作《大章》, 舜 作《招》, 禹 作《夏》, 湯 作《濩》?!焙笠浴队ⅰ贰肚o》泛指古代的雅樂。 隋 許善心 《于太常寺聽樂》詩:“澤竭《英》《莖》散,人遺憂思深?!?宋 范仲淹 《今樂猶古樂賦》:“舉今古而酌中,與《英》《莖》而豈異?!?宋 張淏 《云谷雜記·書侍郎徐公帖后》:“淫哇亂雅快一掃,《英》、《莖》、《韶》、《濩》重鏗鍧?!?/p>
鐘嗣成名句,【雙調(diào)】折桂令_詠西域吉誠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