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印肅《偈頌三十首》:
眾生本是佛,悟了一體同。
若人不達本,逐末走西東。
君子當務(wù)本,本立佛性同。
通一萬事畢,終不被塵籠。
非塵體不動,本實理含融。
先天唯此物,今古學無蹤。
難了意在處,塞頑空色空。
本無有指,妄言色空。
若得妄消歇,真體者何窮。
真體非形相,不離形相中。
幻質(zhì)皆虛偽,大智發(fā)於中。
幻盡覺圓滿,心光寥廓通。
此通無對待,天地在其中。
森羅并萬像,影現(xiàn)一鏡中。
鏡中實我體,寂湛印倥侗。
若能同道者,與理本相同。
唯守性清凈,眼耳若盲聾。
情忘兼想盡,忽覺已身空。
自了本無物,強以道言通。
此法滯諸學,皆幻質(zhì)相容。
若離一切相,形體外靈通。
左右逢其源,煩中入胸中。
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
眷屬猶如夢,非冤不遇逢。
如今兒女者,皆再來祖宗。
一根來復(fù)去,如觀桑葉同。
本樹何曾動,凋葉有來冬。
葉落明年發(fā),根深不怕風。
但能勤力護,勿使火兼蟲。
毀壞本根者,萬劫墮貧窮。
如今憂生死,猶如顛哭空。
不知空本無,如翳生眼中。
眼明雖說實,不可順盲聾。
注釋參考
無對
(1).無雙;無敵。 南朝 陳 徐陵 《<玉臺新詠>序》:“真可謂傾國傾城,無對自傷者也。”《南史·任昉傳》:“時 瑯邪 王融 有才儁,自謂無對當時,見 昉 之文,怳然自失?!?唐 皇甫冉 《同李蘇州傷美人》詩:“歌舞嘗無對,幽明忽此分?!薄度龂酒皆挕肪碇校骸?趙云 使一條槍,名曰涯角槍,海角天涯無對?!?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英》:“ 陶 飲素豪,從不見其沉醉,有友人 曾生 ,量亦無對?!?/p>
(2).不回答?!斗ㄔ分榱帧肪硎?唐 唐臨 《冥報記》:“﹝ 司馬文 之弟﹞沉吟俯仰,默然無對?!?/p>
天地
天地 (tiāndì)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 天地山川?!巍?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濉?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鳌?張溥《五人墓碑記》 比喻人們活動的范圍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濉?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diào)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yǎng)人也。其中
其中 (qízhōng) 那里面;那中間 among;in (which) 樂在其中釋印肅名句,偈頌三十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