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魏晉陸機(jī)《百年歌》:
五十時(shí)。
荷旄仗節(jié)鎮(zhèn)邦家。
鼓鐘嘈囋趙女歌。
羅衣綷粲金翠華。
言笑雅舞相經(jīng)過。
清酒將炙奈樂何。
酒將炙奈樂何。
注釋參考
言笑
言笑 (yánxiào) 說笑 talk and laugh;talk cheerfully 不茍言笑(不隨便說笑,形容人態(tài)度莊重)雅舞
亦作“ 雅儛 ”。古代帝王用于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賀、宴享的舞蹈。分文、武兩大類。文舞的舞者左手執(zhí)籥,右手執(zhí)翟。武舞的舞者手執(zhí)朱干、玉戚等兵器。起源于 周 ,以后歷代均有增刪修訂,以歌頌本朝的文治武功。 三國 魏 曹丕 《于譙作》詩:“獻(xiàn)酬紛交錯,雅舞何鏘鏘?!?晉 陸云 《為顧彥先贈婦》詩之二:“西城善雅儛,總章饒清彈。” 宋 郭茂倩 《樂府詩集·舞曲歌辭序》:“雅舞者,郊廟朝饗所奏文、武二舞是也。古之王者,樂有先后,以揖讓得天下,則先奏文舞;以征伐得天下,則先奏武舞;各尚其德也。 黃帝 之《云門》, 堯 之《大咸》, 舜 之《大韶》, 禹 之《大夏》,文舞也; 殷 之《大濩》, 周 之《大武》,武舞也。 周 存六代之樂,至 秦 惟餘《韶》、《武》; 漢 魏 以后,咸有改革,然其所用,文武二舞而已,名雖不同,不變其舞。故《古今樂録》曰:‘自 周 以來,惟改其辭,示不相襲,未有變其舞者也?!?漢 已后,又有廟舞,各用於其廟。凡此皆雅舞也。”
相經(jīng)
互通。 漢 張衡 《西京賦》:“方軌十二,街衢相經(jīng)?!?晉 左思 《吳都賦》:“房櫳對櫎,連閣相經(jīng)?!?/p>
陸機(jī)名句,百年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