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張九齡《與生公游石窟山》
探秘孰云遠(yuǎn),忘懷復(fù)爾同。日尋高深意,宛是神仙中。
躋險(xiǎn)構(gòu)靈室,詭制非人功。潛洞黝無底,殊庭忽似夢(mèng)。
豈如武安鑿,自若茅山通。造物良有寄,嬉游乃愜衷。
猶希咽玉液,從此升云空。咄咄共攜手,冷然且馭風(fēng)。
注釋參考
自若
自若 (zìruò) 鎮(zhèn)靜自如,毫不拘束;一如既往,依然如故 self-possessed;composed;calm and at ease 神態(tài)自若 殽函之固自若也?!?漢· 賈誼《過秦論》 意氣自若?!濉?邵長蘅《青門剩稿》茅山
山名。在 江蘇省 句容縣 東南。原名 句曲山 。相傳有 漢 茅盈 與弟 衷 固 采藥修道于此,因改名 茅山 ?!赌鲜贰る[逸傳下·陶弘景》:“止于 句容 之 句曲山 ,恒曰……昔 漢 有三 茅君 得道來掌此山,故謂之 茅山 。”
張九齡名句,與生公游石窟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